应天。
朱允炆提着礼物来到胡同深处,轻轻叩门:“周老师在么?”
他很不想来这里,现在都留下阴影了,看到周观政冷哼便想伸手。
“是二皇孙殿下啊。”周夫人探出脑袋,“快进来,老周他在午睡呢!”
“夫人,这是允炆送给周老师的礼物,多谢周老师平常的遵遵教导!”
“我去将他叫醒!”
“不必...”朱允炆急忙制止,“老师可能是晚上看书过于劳累,学生在外面等等便好,劳烦上清茶一杯。”
“这....”看着朱允炆坚定的目光,周夫人微微颔首:“好吧!”
朱允炆坐在石桌上看着四周,比起上次朱元璋前来生活条件已经好了很多...
可...
朱允炆心在滴血,加高的围墙,甚至安装了对应身份的邸吻,虽然是皇爷爷恩准,可都是他的钱!
他的月例和俸禄减半了...
现在户部在朱允熥手里,连之前赵勉送的常例都没有了。
宫里面现在就一个字...
穷!
朱允炆的心思飘到刚刚进门时,周夫人对他的称呼是二皇孙殿下,恭敬有礼,可却充满生疏。
现在全应天,甚至南直隶的百姓都称呼朱允熥为三殿下!
少了皇孙两个字,名誉直追当年的八贤王!
他妒火中烧,喝了口茶才强行压下去。
一个时辰后周观政醒来,周夫人说道:“二皇孙殿下已经在院子中等候一个时辰了。”
“哎呀!”
周观政气急败坏:“你怎么不早点叫我呢?快快。”
他跑出门外躬身行礼,“微臣见过二皇孙殿下!”
又是这个称呼!
“不敢,应该是学生见过老师。”
“劳烦殿下久等,微臣真是惭愧。”
“今日前来乃有事询问,古有杨时程门立雪,最后成为一代大儒,学生等等没什么大不了的。”
“虽说治学本来便应不耻下问,凿壁借光,程门立雪,头悬梁锥刺股更是千古流芳。可让殿下久等,微臣还是心中有愧。”
“殿下有何事询问?微臣定知无不言!”
朱允炆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给周观政和他重新填满。
“皇爷爷意图北伐这已不是什么秘密,故而我决意学习唐初魏王李泰修筑一本草原地理志,可兵部张宏玩忽职守,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入值。”
“所以学生打算问问老师,看有没有熟知兵法熟读史书的人才!”
“地理志?”周观政拍案叫绝,“好!”
“殿下真的学会不少东西,微臣也算是对得起皇命!”
“嘘~~”朱允炆知道周观政和朱允熥交好,故而专门说道:“现在这还是个秘密,周先生可别告诉皇爷爷!”
“哦?”这是怕自己告诉三殿下?朱允炆毛都没长齐呢还想玩什么心眼?
周观政感觉幼稚,就算他不提醒,自己也绝不会告知三殿下!
说了之后反而让人觉得他心胸狭窄。
“先生,有么?”朱允炆双目憧憬,探探脑袋问道。
周观政深呼吸两口,用力点点头:“有!”
“快快道来。”
“当年我在福建当按察使之时碰到一个人。对了,现在颇受重用的山东巡抚夏元吉我便是那会认识的!”
“当时有一个教谕来到省城参拜上官,他才二十多岁,所有人都看不起他,认为一个毛头小子也能当老师?“
“可他接下来说话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谈笑间将在场所有人一一驳斥!谈论古今战事,更是提出极其新颖的观点,说的所有人哑口无言!”
“此人对军事造诣之深,才华之高,即便是微臣也赞叹不已,自愧不如!”
“微臣那会特意去他家找寻,意图见他一面。他家境贫穷,小小的房间中却堆满了各种书籍!”
“基本都是他自己抄录来的!在求学方面,他的诚意甚至不逊色宋濂!”
“微臣那会便知道,他定是将来的柱国之臣!”
柱国之臣?
这是怎样高的评价?
朱允炆心痒难耐,“那,此人现在还在福建么?孤现在就派人...不,孤亲自出京去请!”
错过一个杨士奇,他绝不愿意错过其他人。
周观政却神秘摇头,“不不,他不在福建!现在...”
“就在应天!”
“应天?”朱允炆腾的站起,心脏砰砰直跳,二十岁的教谕,求学精神不下宋濂,这是大才啊!
朱允熥,合该我时来运转!
“他在应天何处?”
“洪武二十四年,三年考满他从福建被调到应天,担任皇子的老师,之前我见过他一次,他已变得更加成熟,行事稳重,颇有三殿下之风。”
三殿下?
朱允炆火急火燎:“先生,快带学生去见他吧!学生就算三顾茅庐,也要将他请回皇宫!”
有朱允熥的风格,若是让他们两个碰到,岂不是臭味相投?
绝对不可以!
“嗯~”周观政为人端正,并未偏袒任何一人,“之前他住在礼士胡同,殿下可以和我去看看,至于成不成,就看你了!”
“好!学生这就去准备些礼物!”他毛毛躁躁跑出去后跑回来:“对了,他叫什么名字?”
“喜欢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