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艘大船顺水而下停靠在码头,水手上前参拜:“参见肃王殿下。这是燕王爷送给你的礼物!”
一旁百姓指指点点:“好家伙,这是什么?”
“大手笔啊,四艘大船!”
“看那吃水深度,估计分量不小。”
“难道都是银子?”
“这得多少钱啊?”
“难道和三殿下的银行一样有钱?”
“这些皇子皇孙,各个出手不凡啊。”
“你们说,俺下辈子能不能投胎到皇室?”
“不可能!”
“为啥?出生前你爹算过命,是三代贫农,如今你才是第二代。”
“那三代之后我就能发家致富?”
“不!三代之后应该就饿死了。”
肃王招呼朱允熥两人走上船去,“看看,打开船舱,第一艘船满满的都是粮食,足足一万石。”
“四哥大气啊。”
“第二艘船则是丝绸布帛,苎麻绫罗。看看这织工,肯定是苏样。”
如今天下有两种东西最为奢侈名贵,一种是宫里的,叫做宫样;一种便是苏州的,叫做苏样!
如今苏州汇聚了天下众多商人,他们建造工厂傫丝织布,而朱元璋厉行节俭,苏样渐渐超越宫样。
“第三船是北方的特产,哟,还有蜜枣和点心呢。”
“第四船则是关外大宁的矿产,还有一些金银珠宝!”
他在应天过得苦兮兮的,什么时候有过这种生活?
“四哥,真是豪爽!”
“来来,把这些东西都搬我家去。”
肃王得意的看向安王,揶揄问道:“怎么样?现在是不是有些羡慕?”
“临阵磨枪没啥作用,四哥对我很好,可对你就未必了,毕竟你之前和他没什么来往。”
他贱兮兮的说道:“要不去求求秦王晋王?”
“哦?忘了,你和二哥三哥关系也都不怎么样。”
“去了凉州后就指望那点俸禄生活,苦巴巴的。”
肃王勾住他的肩膀:“要不要和我求个绕,我拉你一把,大家都是兄弟...”
话还没说完呢,一人突然大喊:“诶,又有船只从长江来了。”
“今儿什么情况?”
等船队走进一看,好家伙,密密麻麻,舟舻遮天蔽日,知道的明白那是货船,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人攻打应天呢!
“这架势,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谁的船啊?”
“吃水好像更深,难道也是肃王的?”
“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
“好家伙,已经超过三十艘了!”
“你怎么数的,我这里数下已经超过五十艘了。”
“上面好像刷的字?”
“写的啥?”
众人翘首以盼,走近之后才勉强看清楚,一字一句读到:“大明户部银行司衙门。”
“是银行的船?”
“银行?”肃王诧异的看向朱允熥,船里面装的什么?
五十七艘船缓缓靠岸,银行小吏快步走下,看到朱允熥急忙快走两步:“微臣参见三殿下!”
“按照您的吩咐,东西都从扬州太仓运出来了。”
“嗯!”
“王叔,看看吧!这就是给你的所有东西。”
肃王懵了:“啥?”
“你说这五十艘船都是安王的?”
“怎么?”安王浑身都在嘚瑟,“不行啊,现在是不是轮到你尴尬了?”
“走走,和我上去看看!”
燕王就给他送来四艘,而这里...
一共五十七艘。
这...
还让不让人玩了,简直是被碾压了。
上去之后,前几船都是奇怪的良种,安王好奇说道:“大侄子,你给我的到底是什么种子?看起来不像粮食,能吃么?”
“能!但它的效益可不是吃那么简单。”
良种就满满当当装了几船。
而后是一堆书籍,上面是如何种植。
播种,除草,施肥,秋收,上面事无巨细,还有素描图画,异常形象。
“你又造了一本书啊?”
“这书写的很简单,随便一个老农就能看懂。王叔,我再次提醒,别胡乱指挥。”
“如果种子死了,贷款收不回来,我就按照契约扣掉你的俸禄和王府。”
“知道了...”
“至于种子成熟后怎么做,等成熟后再说,如今我怕消息泄露。”
“...”
其他船上有农具,铁犁,铁锹,连黄册都有。
“这是?”
“甘肃布政司上奏这些土地已经抛荒,你不是眼馋秦王叔的富有么?我从西安给你调了几千农户,他们负责帮你种植。”
“这是他们的黄册。”
考虑的真特么周到。
“大侄子,耕地的牛你给我准备了么?”
“这个我考虑来,可因为黄河淮河大工,各地荒地增多,需要大量耕牛,今年没法给你调了。”
“不过马橛子我给你准备了,实在不行你亲自带上耕...”
“我可是堂堂王爷!”
“你的俸禄和王府...”
安王一脸无奈,欠钱之后他发现自己似乎变成了孙子,心中无缘无故多了一丝紧迫感!
大爷的!
之后终于是安王最喜欢的,整整好几箱的新币!
“种植作物,你打交道最多的是农民,所以我给你发的都是小额币值,这样更容易被人接受。”
“另外还有两箱银子!共一万两。”
“凉州偏僻,新币可能还没推广开,皇爷爷允许你花一些银子,便宜行事。”
“这是恩准的圣旨,拿着吧!”
不然为啥别人都说朱允熥行事稳重呢?连圣旨都请下了。
“大侄子,你办事真是这个...”安王情不自禁的竖起大拇指。
一旁的肃王看到这五十多艘船一脸尴尬,登时就想灰溜溜离去。
安王非要拉着他:“先别走啊,刚刚尽看你的了,今天也要看完我的。”
“之后还有不少粮食。”
“这么看来,四哥给你的也不算多啊,九牛之一毛!”
朱允熥说道:“一丢丢吧,怎么形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