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吴王府内部,到底什么模样呢?(2 / 2)

“二十三弟之前跟随大侄子卖无烟煤,现在又封了安南王,这才是真的名利双收啊!”

“当不得四哥如此夸赞。”

背后的肃王心中有些发酸,本来他在肃州,安王在平凉,他的封地要好得多。

自从安王选择了朱允熥后便步步登天,如今早就把他甩的影子都没了。

哎~

有点嫉妒啊。

李景隆听到名利双收四个字忽的想到什么,急忙说道:“皇上,诸位王爷,你们可知最近应天新出了一种油,用他来烹饪简直是十里飘香。”

油?陕西?

朱元璋轻轻皱眉,“就是老刘做烧饼用的东西?”

秦达也言道,“正阳门旁边那个面摊也提过这件事。”

“烧饼微臣不知,但面摊肯定是,送油的老曹说过!”

秦达说道:“对对,掌柜也说过老曹这个人。”

“那种油怎么了?”

李景隆向前走了几步,“皇上,大司空,那种油正是三殿下和安王卖的啊!”

“啥?”

肃王心中有些发苦,咋又是安王!

就连安王自己都蒙了,我怎么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熥儿,仔细给咱说说,怎么又和你扯上了!”

“皇爷爷可还记得当初孙儿贷款给安王叔用于发展平凉?一共有两种东西,其一是无烟煤,其二就是黄豆!”

“平凉气候干旱,不适合种植水稻小麦,但孙儿在司农寺调查之后发觉,那地方非常适合种植黄豆!”

“于是孙儿便买了一百多船的黄豆种子运到平凉,雇佣百姓种植。”

“黄豆长成之后榨油售卖,经济价值增高,平凉百姓因此受益,而大明百姓也能吃到更好的豆油。”

“如此岂不两全其美?”

本以为无烟煤就是终结,因为安王已经挣的盆满钵满,却没想到还有豆油。

就连朱元璋和秦达都觉得好吃,这肯定不是假的,若是推广开来...

岂不是能够抱着数钱?

啊!!

好羡慕啊!

所有人都在默默的流口水,他们怎么就没摊上朱允熥这样的好亲戚呢。

安王还有些迷茫:“这么说,我那一座王府的贷款,挣大发了?”

杨士奇言道:“所有的分成都已经存到安王爷您的户头上,您可以去看看。”

“有多少?”李景隆急忙问道,这个话题所有人都非常关心。

谁知杨士奇突然打起了谜语,“不好意思,银行有保密条令,不能泄露对方的信息。”

李景隆:...

胃口突然就被吊起来了,好难受。

朱元璋却眯了眯眼睛:“熥儿,当初咱吃烧饼的时候你咋不说?过分稳重的老毛病是不是又犯了?”

“没有啊!”朱允熥眼中满是无辜,“孙儿那会确实没有确认,万一其他人也能榨出这种油呢?”

“那不就尴尬了?”

朱元璋:...

“你这臭小子,永远都有理由等着咱!”

“算了算了,今儿咱就不追究你这个问题了。”

宋和跑来说道:“皇上,陈元白请旨,想要将陈天路的脑袋拿回去祭祀祖先。”

“准了,国破家亡之仇,需要发泄发泄。”

“传旨,今夜不禁宵禁,与民同乐!”

“众臣都听着,今儿晚上武英殿不管饭,都去熥儿那里!”

“正好吴王府修好了,咱们一起开开眼界,看看熥儿用水泥修的王府怎么样!”

“遵旨。”

这是朱允炆唯一的优越感了,他住在宫里,条件自然比朱允熥要好很多!

水泥能修下什么好东西?

扯淡!

若是你的王府太过奢侈,我就安排人上奏弹劾你,就算皇爷爷护着伤不到你也要恶心死你!

哼!

很快,夜晚降临。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王博艺将全城臭气灯点燃,应天瞬间变为火树银花之城。

经过朱允熥和叶宜修两年的发展,应天早已超越了前宋开封,各地流传一本书籍,名为洪武野获编,那里面记录着城中琳琅满目的商品,简直能惊掉所有人的眼球!

文武百官齐聚吴王府门前,不少人都觉得新奇,因为朱允熥稳重的性格,只有那么几个人进去过。

就连朱允炆都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眼。

“大司空,王府内部什么模样啊?”

“嗯...一会自己看!”

“切!”

百官交头接耳,王景弘和一些下人在门口迎接,端上茶水和糕点,不一会圣驾前来,朱元璋穿着一身湛蓝团云长袍,似乎回去后染了头发,极其精神。

“别跪了,都起来。等着急了吧,走,和咱进去看看!”

吴王府正门开启,一个别样的天地,顿时映入他们眼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