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的话并非是什么恭维之语,而是实实在在的肺腑之言。
因此,这话落在李愔的耳中,听着也不是那么虚。
不由得,李愔有些好奇问道:‘你说这姑娘若是能够红了,起码有我三哥一半的功劳,此话从何说起?’
听到李愔询问,那于海却并没有立马回答问题,而是扭头看向李恪。
见李恪微微颔首,于海这才开始解释起来。
“六爷,小人说这话也并非是吹嘘之言,您看眼前这景象,敢想小人这花楼是历城最差的一家?”
李愔左右看了看,摇摇头道:“不像。”
“所以,这变化是蜀王的功劳!”
说着,那于海便接着指了指远处的晓晓姑娘,开口道:“这晓晓姑娘,可也是按照蜀王殿下的要求培养的。”
“您说这要是红了,焉能不是蜀王殿下的功劳?”
李愔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三哥居然还有这种本事。
就在几人交谈之际,那楼下的丝竹声也随之停了下来。
下一秒,那老鸨的声音便再次响起。
“诸位贵人!今夜晓晓姑娘的演奏已经结束!”
“接下来便是夺魁的环节!”
“往年各家花楼都是银钱至上,太过俗气,我家晓晓却是不同。”
“琴棋书画不敢
说样样精通,但也不差。”
“因此,这多夺魁之人也应当是饱学之士才行!”
“就在今晚,无论富贵贫贱,只要是能够做出来一首诗,并且得到在场诸多文人士子的认可,力压群雄,看是夺魁之人!”
听到这玩法,李愔有些诧异的看向李恪。
“三哥,你给我那首诗?”
“不错,就是用在此处的。”
见李恪如此自信,李愔不由得抿了抿嘴。
此时的他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对于诗词歌赋他不太懂,但是凭着一首诗就想要力压在场的所有人,怎么听都觉得不太可能。
而且自己这三哥,之前也没有诗词歌赋的才能流传于世啊?
这自信到底是哪里来的?
就在李愔神色间满是迟疑的时候,李恪却是淡淡道:“你照做就是,万事有我。”
李愔无奈,只能点了点头。
而此时,楼下却早已是热闹无比。
听说今天这夺魁之人不看钱多,只看才华。
原本来花楼只是为了一睹芳容的不少文人墨客,这时候却是动起了心思。
论银钱,他们哪里是这些富商豪门的对手?
但是,论诗词歌赋他们可就不虚了。
一时间,原本还没有心思的人,这时候也变得摩拳擦掌起来。
至于
原因,当然是因为这晓晓姑娘,可是历城这几日宣传了好几日的存在。
好奇之人当然是不在少数。
“不知道今晚诗作,可有题目限制?”
老鸨听到询问,随即摇了摇头。
“没有!”
闻言,众人不由得眉头一拧。 <center><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