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玉溪山,山峰高耸挺秀,山下有溪,水声淙淙如玉佩。
山脚下有石室曰白马洞,为水镜先生栖隐处,水镜山庄。
山庄草堂内,架上堆满书卷,窗外盛栽松竹,横琴于石床之上,清气飘然。
水镜先生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在主位坐着,在他的周围是他的三个弟子,诸葛亮、庞统、徐庶。
水镜先生的好友,庞德公、黄承彦,也是在草堂之中。
襄阳的名士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人也在草堂中静静地坐着。
今天这些人集聚在这里就为了见一个人。
一个沉寂了二十多年,突然一鸣惊人的人。
这个人就是,荆州第一公子刘琦刘沛泽。
“先生,我近些日子在荆州城游历时,听到不少刘沛泽的故事,荆州的民众都快把他传成神仙下凡了。”
一身游侠穿着的徐庶,对水镜先生一抱拳,率先打破了大家的沉默。
“是啊先生,我也听说刘沛泽能五步成诗,而且是最难的七言诗,荆州人都说他是谪仙下凡!”
长相丑陋的庞统也把自己听到见到的说了出来。
“不错!大公子因为性格懦弱,被人轻视了十几年,这次终于崭露头角了。”
在荆州牧刘表手下为官的韩嵩补充道。
石韬、孟建、崔州平等人也是齐齐点头,他们也听说公子刘琦在这半年里变化很大。
“什么谪仙下凡,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这时一道不合群的声音响了起来,大家不用看就知道,说话的人是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
“孔明,你为何说刘沛泽是哗众取宠啊?”
一直很喜欢诸葛亮的黄承彦,看到诸葛亮看不起刘琦不觉皱起眉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承彦不禁吟唱起来。
“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八个字,诗人却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
“文如其人,从诗中可以看到刘沛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局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好诗好诗!”
众人不禁鼓掌叫好道。
连水镜先生也是微微颔首,显然认为刘琦的这首诗不错。
可是大家却没人注意到,诸葛亮的脸由红变黑。
显然他感觉刚才说刘琦是哗众取宠,现在被黄承彦读出刘琦的诗后当场打脸了。
大家齐声称赞更是火上浇油,让诸葛亮感觉脸面无光。
诸葛亮一直都看不起刘表父子,特别是公子刘琦,在他眼中简直就是废物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