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会盟馆(2 / 2)

苗大人收了钱,心里一乐,唉,听说,一个秀才把外史的手打伤了,那还了得,上边老爷还让这事追查到底。

原来黑衣大汉是个外史,既然他是外使为何不光明正大的国访呢,这个当然不是面朝当今皇上,所以怎么走国交之路。

且说苗大人走后,训驴人早把驴提起口号,收了回来。

而林元奇、和秋管家,出去后,由接线人带到了会盟馆,会盟馆是圣妙草堂的另一处联络点,这里倒是不同于拌云觉、拌云觉是广纳四方客,人多口杂的地,这处都是他乡远赴京城科考的学子,林元奇和秋管家也就住了下来。

一生风雨半生愁、东来西去时不周,

丹心未起凌云志、何曾大鹏游九州,

碌碌而往清贫济、蹉跎岁月孤陋丑,

从今不思上封侯,但行名迹永不朽。

这样的颠簸、让林元奇总有些郁郁寡欢,东躲西藏的日子让他累了,他由感而发的做了一诗、不觉又是一回叹气,他想是时候该做些事情了。

旁边走过了一少年,看上去小上一些年龄,圆呼呼胖噜噜的脸白白净净的,“公子好诗呀,”那少年一拱手,我叫张家宝,今年进京应试。

林元奇转脸一笑,他的笑带着一点无奈,尽管他学富五车,可今生赶考与他无缘。

他礼貌的一拱手,祝张公子金榜题名,我叫南元奇、幸会、幸会。

听南兄口音也是江浙人?张家宝问道,

“在江浙待过两年,”林元奇见这少年打探自己的出地,担心他的用心不良,虽然看这少年行为稳重,性慈和缓,可一路走来人心莫测他是要提防的。

他俩走到园中一池心闲亭,水中荷莲碧天,鲤鱼畅游,

一览荷莲映清池、花生半夏秀云衣,

蜻蜓点水拂风去、燕啄新泥建新居,

蛙行水底乘凉意、鱼泛轻波戏欢喜,

当时未有凌云志、千年以待定传奇!

少年应景而抒怀,话封转处,虽不见有高远的志向,可若干年后也得让他的人生成为传奇,

一忧一喜,不过都有少年的那份义薄云天,人生终不悔、要有千古名的心。

“张兄浅词中却有大志向,”林元奇看着面前张的家宝,倒有惺惺相惜之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