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2 / 2)

陆氏如果遭受无法抵挡的灾难,整个?湘州都不?会好过。

萧云望着天说:“说出来你很难相信,秋冬季为枯水期,湘州却要发洪水了。”

要不?咋说写作?没有门槛呢,这剧情都能整出来。

原著里,盛国的两大世家,谢氏对宗室失望,前期明哲保身,后期因动乱而?选择支持男主登基。

陆氏则是被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洪水害得自顾不?暇,近千年的世家,子弟流离各处,再无湘州陆氏。

仅有陆流在剧情中占有一席之?地。

湘州作?为盛国最富裕的一州,也因此元气大损,无法再供给国库。

盛国的军备一减再减,最后完全无力抵挡夜国军队。

比较棘手的是,这场洪水被提及的篇幅比息州的旱灾还少。

就类似于“xx年,湘州水患,死者逾十万”这样的描述。

她从年初就开始等?。

警惕地过了冰融的春季,提心吊胆地过了雨水充沛的夏季,现在秋季都要结束了,湘州才发现水位有上涨迹象。

“国师观天象而?得的预告,湘州将有百里的土地陷入洪流,万民溺于水,死者不?见骨。”

第 124 章

萧云的形容, 让谢攸的表情彻底慎重起来。

他?可以不喜欢国师,但对国师的话不可能不重视。

因为国师每一次做出的预言,都得到了?实现?。

去掉一些关于?因果玄学的预言, 也还有许多关于天文地理的预言。

至今为?止, 国师祈雨成功十七次,预测流星十二次,日食一次,河水改道两次……

如果他?没有?劝皇帝修仙,忽悠皇帝给自己搜罗天下奇物,在?宫中?大搞研究。

他?或许会成为?一个名声很不错的国师。

萧云时常对国师的博学感到好奇——知识在?哪儿?学的?以前是干什?么工作的?今年到底几?岁?

遗憾的是, 这些都无人知晓, 说明它们都是国师的秘密。

为?了?她和师尊之间的感情, 她暂时还是不要试探的好。

不管这一身本领从哪里来,都不妨碍她以此为?借口,下达政令, 让湘州立刻准备防灾措施。

说来难过?,朝廷对湘州的掌控度仅限于?湘州每年给朝廷纳税,真有?什?么政令发过?去,那边都是选择性听取。

皇帝十年间换了?五个刺史都没改变这个现?状。

足见世家的强横。

也正因如此,萧云只能在?征兆开始的时候, 才能启动某些程序。

正在?湘州的上官迟此刻应该已经收到她的传信,十七公?主和君千颜也在?赶过?去的路上,希望一切都还来得及。

谢攸沉思片刻, 望着?萧云说:“我恐怕要去一趟湘州。”

谢、陆两家虽然多代都是政敌,但?是站到他?们这个高度的, 本质上是同一类人,既然是同一类人, 就会去维护彼此的利益。

如果陆氏败落,对谢氏来说也并非是好消息。

反而会逼得他?们不得不面对一些情况,无法在?混乱的局面中?获得平衡。

而且湘翰两州接壤,湘州受难,翰州也很难不被?影响。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太子她又在骗人打工》120-130

他?对陆氏那边的情况也比较了?解,知道朝廷想要插手湘州的情况会有?多难,所以决定亲自走一趟陆氏,去劝说陆氏的当代家主。

萧云故意用可惜的语气说:“殿下已经派了?其他?姐妹去湘州,我恐怕暂时不能过?去。但?湘州距离京城很是遥远,我猜殿下之后八成要觉得消息传回,政令传达的速度太慢,会亲自去湘州,届时我再请求随行。”

说完,她觉得自己好像那种谈着?异地恋,为?了?见对象而努力说服老板带自己去对象在?的城市出差的社畜。

有?被?自己感动到。

谢攸略有?些失望,但?很是理解地点头:“太子出行,总归是要慎重些的。”

因为?湘州那边世家的态度跟着?陆氏来。

假如太子贸然过?去,不仅不会受到欢迎,还会处处受制。

等情况糟糕一些,或者就像她说得那样,连陆氏也遭遇了?无法抵挡的灾祸,才是太子的最佳出场时机。

萧云抓着?他?的手不放:“既然即将作别,我们就该珍惜见面的时间不是么?”

她好不容易才挤出来的时间。

谈什?么工作,出去约会啊!

谢攸莞尔:“好。”

既然谈到了?水,两人顺势去明河上游船。

京城在?北方,枯水期十分明显,明河的水位较之夏日,降低了?大约两米,谢攸站在?船头,近乎与水痕齐平。

萧云笑着?指出这点:“由此可知,伯珩是身高八尺的美男子。”

谢攸确实很高。

她的身高已经超过?了?半数以上的男子,谢攸还比她高出小半个脑袋。

她穿上太子的内增高,都比他?矮上一点。

这人绝对在?一米九上下。

谢攸谦虚地谢过?她的夸奖,也说:“去微亦是女子中?少?有?的高挑姝丽。”

大多数男人都会有?一种错觉,比自己矮的人都差不多高。

再加上她身边带的侍女都很高挑,他?平日里很少?注意到这点,只有?在?周围人比较多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她有?多鹤立鸡群。

这种时候就该庆幸自己身量够长了?。

两人一通互夸结束,又聊起翰州和湘州的不同水体。

翰州临西海,湘州临西海和南海,位置上也更偏南许多。

而且湘州有?着?大量的河流湖泊,几?乎每个郡县都有?著名水景。

多亏湘州富庶,一直在?砸钱修建水渠堤坝,维护水利设施,不然每到雨水充沛的季节都会是一场灾难。

多年的平安也使得当灾难来临时,大多数人无法置信,也难以应对。

将飘向工作的思绪用力拽回来,萧云开始将话题尽量往轻松的方向带。

谢攸也很是配合,无论她提出什?么话题都能搭上话。

不远处的桥上,晏怜望着?两人:“阿彦,你有?没有?觉得,那位女公?子身形和气质都与太子殿下颇为?相近。”

袁衍用奇怪的目光看向他?:“公?子莫不是昨日烧糊涂了??杨姑娘与太子殿下,不能说颇为?相近可以说是毫无关系。”

晏怜作为?病秧子,被?特许带着?书童上班。

袁衍跟在?他?身边,也时常见到太子。

在?袁衍看来,太子虽不像外界传闻得那样残暴,可也是说一不二,杀伐果断的人物。

很有?那种大家长的气质。

实在?是难以想象太子穿女装,跟人卿卿我我的样子,是想一想都会做“被?太子拖出去砍头”的噩梦的程度。

想到这里,袁衍不禁背后发毛,严厉地拒绝晏怜的假设:“请您不要因为?太子殿下与杨姑娘出门都带幕篱,就擅自将他?们联系起来!戴幕篱的贵女和公?子满大街都是,总不是全是一个人吧?”

晏怜无辜地说:“我只是觉得太子殿下或许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而且他?直觉那位“右相家的女公?子”并非是原本的杨环。

如果杨环是他?见到的这个人,那“杨虞与妹妹未婚夫在?摘星楼争执,失手将太子砸成重伤”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

婚事可以是后娘强行安排的。

也可能被?人渣欺骗一时,但?假如一开始就有?这份聪明劲儿?,根本不会导致那么严重的后果。

当然,将“杨环”直接与太子联系起来,他?也觉得十分大胆。

因为?这两个人无论是性别,体型,声音还是习惯都不同,且有?同时出现?过?。

他?只是有?一瞬间觉得二者的气质有?些相同。

那时一种很难雷同,极具个人特色的气质,只在?提到政治相关的事情时才会流露出来。

但?也不排除这位是跟着?太子学习,才有?些肖似的可能。

晏怜接着?又问了?袁衍一个问题:“你说,殿下为?何会喜欢用女子?”

袁衍对这个问题也有?过?思考,所以很快回答上来:“因为?很隐蔽,也很有?效,除去杨姑娘之外,只有?镇国公?主稍微高调一些,但?依然有?很多人并未将这二人放在?眼中?。”

“譬如那位跟随杨虞大人一起去和州的君姑娘,在?她拿出太子的谕旨开仓放粮之前,谁也没想到她才是太子为?了?对付和州官员而准备的。”

“而且,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只有?在?太子这里才能施展自己的才智,她们别无选择,所以更为?忠心和努力。”

晏怜望着?注意到他?的注视后逐渐远处的情侣,孤家寡人的他?叹着?气说:“其实,利用女子的男人有?许多,联姻,交际,养育子女,推卸责任……只有?太子愿意无视男女之别,给她们另一种可能。”

坏了?,越是了?解太子,越觉得太子是个心怀理想,期望天下大同的好人。

他?该不会真被?师宣洗脑了?吧?

第一担心自己患上精神层面疾病的晏怜对着?河面的倒影感伤了?半天,被?袁衍拽回去喝药。

每次都抗拒,每次都一口不剩地喝光。

主打的就是一个怕死。

第二天早朝,萧云宣布了?“国师的预言”。

满朝皆惊。

然后非常积极地问太子有?什?么治灾方案,跟当初商谈“如何治理和州灾情”时的推诿态度判若两人。

因为?湘州是好多人的老家。

萧云排除掉上次推脱过?的人,在?宗室里选了?一位郡王作为?使者,又点了?湘翰两州世家出身的官员随行,带着?一些物资朝湘州出发。

前者是为?了?让她的命令能够顺利抵达,湘州出身的官员是为?着?有?关系好办事,而翰州出身的官员则起到一个监察作用。

如今的时节已经过?了?农忙的月份,湘州那边的存粮不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太子她又在骗人打工》120-130

成问题。

所以主要是带的抗洪物资。

因为?不好调动军队,只好在?选运输的人时尽量挑选身强力壮,熟悉水性的,到时候负责救援。

见太子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事宜。

朝臣们松一口气的同时,难得真心地称赞太子仁义能干。

萧云不客气地收下,并诚恳地表示:“大灾将至,希望各位也都能幸苦一些,将手头的事情办完之后,翻一翻以往的卷宗,群策群力,提出更好的方案。”

众大臣:“……”

现?在?开始加班,一直加到年底是吧?

第 125 章

湘州, 董城。

临进冬日,这里依旧温暖如春,鲜花开放。

重瓣的金菊被堆在入城的位置, 每一位进城的人, 都能感受到这里的舒适与美丽。

一位红衣的公子牵着马进了城。

然后?随手抓住一位路过的人,问:“请问这城中可有擅长瓷艺的匠人?”

路人:“你认识我?吗?”

上官迟摇头。

路人:“那你为什么如此?自然地跟我?搭话??”

上官迟:“因为我?在这里没有认识的人。”

路人:“翰州来?的吧,这么不礼貌。”

“京城,不,我?是……”

上官迟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哪里人的身份能够得到湘州人的欢迎。

翰州人他们嫌弃, 京城人他们讨厌。

会州都是朝廷狗腿。

苍州坊州他们觉得是山里来?的。

息州和?州偏远, 复州是蛮夷之地。

同州倒是富庶又离翰州不近, 但可惜的是他对同州了解不多,装不了同州人。

路人的目光从嫌弃到警惕到嘲讽:“你果然是翰州人吧!”

上官迟:“……所以城中有擅长瓷艺的匠人么?”

路人心里想着“翰州人狗都不搭理”,又觉得他这么坚持地问, 说不定是有重要的事情?,便问:“你找瓷匠做什么?”

他叹了口气?说:“替我?的兄弟寻适合做聘礼的瓷器。只有董城有专门的瓷匠,我?才走了这一趟。”

别的地方,甭管陶器瓷器,都是陶工做。

董城却专门细分了陶与瓷, 将这两?种工艺分别发扬到极致。

需要他来?此?间走一趟,是因为瓷器的窑制存在不确定性?,一窑能出一个近乎无瑕疵的就?算成功。

精品一年到头都不一定有。

而某些意外烧制, 无法复刻的孤品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需要去拜访瓷匠,合了匠人的眼缘, 得到对方的认可,才有可能从对方的藏品中带走一件。

谢攸要是只求精品, 人脉和?财力尚且能办到。

结果他要的精品中的孤品,还一定要花篮形状的。

这就?非得让懂行又会说话?的人专门走一趟。

路人听到翰州人承认自家厉害,比听到皇帝的夸奖都高兴,看他立刻就?顺眼起来?:“算你有眼光,我?们董窑可是天下第一。”

然后?指着右前方说:“从左边这条路走到头,然后?右拐,进第三条岔口,那一片住着的都是瓷匠,跟着碎瓷声走就?能找到门。”

一片瓷匠,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此?行不虚。

上官迟高兴地作别路人,牵着马按照对方的指路走,走了大概半个时辰,终于听到碎瓷声。

一阵接着一阵,若乐章一般。

只是有点废乐器。

从早晨到傍晚,上官迟一共拜访了五户人家。

先是花费了巨量的心力去说服他们让自己参观藏品,然后?在一众令人目眩神迷的彩瓷中寻找符合谢攸要求的。

最?后?毫无收获地离开。

活泼开朗如他一般的人都遭不住这样,最?后?蹲在一扇紧闭的大门之前哀叹哭嚎。

门内的主人家处理完今日的瑕疵品,听到门外的古怪动静,眉头一皱,打开门问:“你干什么?”

上官迟见主人家光着膀子,胳膊比他大腿还粗,整个人都显得有些腼腆。

很是内向地向对方说明?了自己的情?况。

“我?觉得没可能找到能符合他要求的东西,想要退而求其次,却担心幸苦带回去一场,却帮不上他的忙。”

他的话?里充满暗示。

主人家的眉头皱得更紧:“你才找了几家就?敢断言自己找不到好东西?董城的十分之一都没走到,真是没有见识。”

上官迟:“……”

为什么!

为什么湘州的人说话?都是这样一股骄傲劲儿??

有什么好骄傲的?

不像他们翰州人,有能力有风度还懂得谦虚。

或许是看出他的不以为然,主人家想了想,说:“我?自认手艺在这一片是最?好的,但我?平日并不接陌生人的委托,也?轻易不让人看自己的收藏。所以如果你要看,还得先通过我?的考验才行。”

上官迟:“请讲。”

主人家:“你进城时应当见过摆在城门附近的花坛,花盆按照先天八卦的顺序摆放,其中有三盆是我?做的瓷花,你可能猜到是哪三盆?”

上官迟略一思索。

完全没想起来?。

但眼看有戏,就?这么放弃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道:“我?对八卦不是很熟,可以回去看一眼吗?”

“可以。”

主人家回头对着屋中喊:“妹子,我?带着人出去一下,你做饭晚些。”

嘱咐完妻子,才取了件长袍披上,带着上官迟一起去城门。

在路上,上官迟又随手抓了一位算命先生,让对方手写了一张先天八卦的对照表,又悄摸塞给?对方一锭金子。

算命先生是这里的老油条,对附近的情?况很了解。

又听上官迟故意说了他们的赌约,如何不知道这是要作弊的意思?

他摸了摸胡子,端着高深莫测的样子,说了几句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然后?在八卦图上动了些手脚。

上官迟拿着朱砂与墨水二色画出来?的八卦图,端详了一阵。

发现有三处的横与先天八卦对不上。

他立刻懂了算命先生的意思,向对方投去一个感激的目光,就?自信满满地朝着城门走去。

已?经是饭点,城门处的人并不多。

急促的马蹄声很快引起了附近人的注意。

守城门的官兵放下阻隔马匹的障碍物,见到来?人的打扮,又很快将障碍物收起来?。

鲜衣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太子她又在骗人打工》120-130

怒马而来?的少?年却故意停下,让众人看到他手中提着的一条半米长大鱼,张口就?是:“小爷我?今天在镜明?湖钓到了一条大鱼!”

有人定睛一看:“这不是澹江的大罗么?怎么镜明?湖也?有了?”

“娇娇少?爷该不会是买了鱼,冒充是自己钓的吧?您这细胳膊细腿的,这么大的鱼也?溜不了吧?”

一阵哄笑声传开。

上官迟将兄弟的事情?忘在脑后?,眯着眼看过去,问:“那位‘娇娇少?爷’,莫不是陆氏本家的陆皎?”

“是。”

“他为何会在这里?你们好像也?很熟悉他。”

带他来?城门口的瓷匠并未说话?,就?有热心的路人为上官迟解惑。

陆皎本就?是在董城长大的。

他爹在董城任城主时跟第二任夫人生了他,只偶尔将他带回族中。

所以陆皎在外人看来?,只是陆氏众多嫡系子弟中没那么特别,又很年轻的一个。

但董城人很多都是看着他长大的。

因为他从小长得好看粉雕玉琢,常被母亲套上女装出门,脾气?也?被养得有些娇气?,所以被戏称为“娇娇少?爷”。

陆皎也?没有继承家业的想法,整日里就?是各处玩耍,不拘与人来?往,也?不拘泥于规矩。

但还是样样都沾,样样差劲儿?。

可以说是笨得可爱。

作为外来?人,上官迟不好跟着他们一起说些戏谑的话?,只好说:“他钓的这鱼确实挺大的,而且感觉有点溺水。”

热心路人听得哈哈大笑:“鱼溺水?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上官迟:“有啊,怎么没有?我?十二岁那年霸河发洪水,堤坝上边的鱼被冲出来?,如同溺水一样主动往岸上跑,那时也?有一条大鱼越上了岸。”

“也?挺巧的,我?那时将鱼带回家中的说法,也?是钓的。”

热心路人:“哈哈哈……公子你难不成是想说,陆皎少?爷这条鱼也?是因为被冲进镜湖溺水了,才让他逮到的吧?”

“现在可是枯水期,怎么可能会有洪水。”

被另一位路人外手中塞了信件的上官迟展信一看,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嗯……怎么不可能呢?”

他都跑到湘州来?了,工作还能追着过来?,也?是够令人难过的。

上官迟将信揣好,拍了拍瓷匠的肩膀,信手在花坛前点了几下:“这三盆是假的。”

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

看得瓷匠呆滞了半晌,才不确定地问:“他方才,连花坛都没有看一眼吧?”

“是啊是啊。”热心路人用力点头,“真厉害,本地人里也?少?有这样的吧?不过他为什么突然走了?”

瓷匠:“不知道,我?还答应了他,要带他去看我?家的宝贝。”

为啥不看了?

觉得他做得太假了,看不上他的手艺?

瓷匠突然愤怒,大步追过去,却已?经失去了对方的身影。

他:“……”

很好,这人成功地引起了他的注意。

饭也?不必吃了,直接回去准备新瓷器。

上官迟并不知道有个男人在为他发狂,他得到的消息实在是太大了,得找人分担才好。

既然董城的城主是陆家的嫡系,那便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入手点。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些布置要做,才好让他的出现如天神降临,是来?救灾的善人,而不是鬼祟的翰州人。

陆皎提着鱼,正与众人争辩自己的鱼不是买的,突然感到背后?一凉。

他警惕而茫然地看了周围一圈,并未发现有贼人,便继续与人争执,直到家里派人来?寻他,才气?呼呼地准备回家。

他骑着马,负气?地狂奔一阵,直接与随从分开。

随后?到了路窄的地方,担心伤到人便下马,一手牵马一手提鱼,慢慢地朝家中走,逢人就?说“你怎么知道我?钓了这么大一条鱼”。

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将鱼挂在马上,他说:“怕鱼太大惊着了马。”

越走到后?头,愿意搭理他的人就?越少?。

直到他路过某条巷子时,才有人惊讶地拦住他问:“小兄台这鱼可真大,是在哪里钓的?”

他骄傲地跟对方说了一通自己编的“钓鱼奇遇记”。

对方也?很给?面子地连连惊呼,最?后?还意犹未尽地将他送回到正确的路上。

虚荣心终于得到满足的陆皎少?爷将鱼带回府中,要求厨房立刻做好,让他们全家人一起吃。

陆家的厨子将鱼剖开。

鱼腹中的一块绢布掉到地上。

第 126 章

绢布上有一行水浸不染的血字。

“鱼溺于水, 人困于?陆。”

厨子?不认字,但他杀了?十年的鱼,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 再冷的心也不由一颤, 将绢布洗干净,赶紧送去给城主。

城主还没处理完公务,城主夫人接了?绢布,打开一看,便笑起来:“我?们家皎皎如今也会用?典了?,竟弄出了鱼腹中书的事情来逗爹娘开心。”

陆皎:“啊?”

见?儿子?一脸茫然, 城主夫人的笑容不变:“那是有人要故意逗你?只是这上面说的话太?过荒谬, 鱼怎么可能溺水, 人又怎么被困在陆地上呢?”

陆皎的脸色忽然惨白。

“娘……这个鱼跳上岸的时候,确实像溺水一样,一抽一抽的, 又很快失去?意识。”

被他这么一说,城主夫人的笑容微敛:“看来,是有人想借你的事情传递消息,只是不知是故意恐吓还是好?意提醒。”

她猜是前者。

作为陆氏的嫡系,夫君带着她跟儿子?偏安小?城, 不知有多少有心人试探过,试图以他们为切入点对陆氏做些什么。

但匆忙赶来的城主看到绢布上的字,却觉得是后者。

城主:“朝中传来消息, 说国师预言湘州将迎来洪水。”

“不是说霸河今年的水位与往年相同吗?”城主夫人有些不敢相信,“会不会是国师又想整什么幺蛾子?, 等我?们慌张地去?求他,他再假装使用?神力消解灾难?”

“国师可跟那些号称能消灾解厄的江湖骗子?不同。”城主否定了?她的猜测, “国师的预言从不会中途取消,并且每一项都应验。”

“就算是要装神弄鬼,也不会选这种理由。天?降大灾,天?子?是要下罪己?诏的。”

他的神色极为凝重:“太?子?已?经派了?大批的使者过来,还有已?经启程的治灾物资。玩笑或是恐吓,都不会是这种路数。”

他们一家与董城的百姓相处极好?,城主夫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提供的《太子她又在骗人打工》120-130

人又知道?丈夫是个爱民如子?的性子?,闻言也着急起来:“董城附近可是有两条河和十几个湖的,真要发洪水,岂不是全城都要被淹了??要不,我?们去?信主家,问问该如何应对?”

城主闻言,直接叹气:“就算是问了?,也恐怕不会有什么答复。”

陆氏现在的族长,也就是被皇帝赶回老家的前丞相陆颂平生最恨两个人。

一个是现在的左相苏丞相,一个就是国师。

在没有明?显征兆作为证据支撑前,族长是很难不带主观地去?评估这两人的发言的。

况且陆氏几十代人都在湘州水利这方面砸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将湘州从一个夏季必遭水患的地方,发展成如今的模样。

陆氏在湘州的地位受到尊崇,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越是年纪大的族人,对于?湘州的沟渠堤坝就越是有一种盲目的信任。

即使是他,此刻也觉得若只是短期的洪水,董城完全能够抵御,难以真正地重视。

城主又是一叹:“再看看吧,倘若皎儿的鱼真是从镜明?湖哪里得到的,地下的水势就真的不乐观了?。”

对于?城主府毫无反应的事情,上官迟并不意外。

他随即资助了?一位想要讨好?城主的本?地人,提醒对方可以去?跟城主府的厨子?打听城主的爱好?。

对方在与城主府厨子?交谈时,从厨子?口中得知了?鱼腹锦书的事情,大为吃惊。

并将此事告知了?自己?的家人,然后四处搜罗治洪的典籍和策论,欲整理成册,送至城主府。

搜罗的动静不小?,若有人问起,他就遮遮掩掩,不肯告诉对方真相。

越是遮掩,越是令人感到好?奇,又有许多人去?探听城主府的消息。

不过三日,这件事就被传得满城皆知。

倒是没引起太?大的恐慌。

因为遍观湘州的历史,都没有一次是在冬季发洪水的。

这事在他们看来更像是恶作剧。

上官迟的目的正是如此,他既希望百姓能够预先做好?心理准备,又不希望他们太?过慌乱。

而最主要的目的,是试探城主府的态度。

答案是城主默许了?这个谣言的传开,派出更多的人查探四周水域的水位和流经情况。

并且在规划清理河道?淤积的泥沙,加固堤坝。

“再有一日,朝廷的政令就会到州府。钦差他们则最少还要五日……”

上官迟算了?算时间,又望了?望乌云聚集的天?空,喃喃说:“明?天?要下雨了?,但是为何今天?这么冷?”

雨前不该是有些闷热的么?

萧云坐在太?子?府,翻着湘州关于?气候和水患的卷宗,试图找到什么规律,却一无所获,心里有些烦闷地对晏怜说:“你说,秋末的洪水会是什么样的?”

晏怜想了?想说:“大约会很冷。”

“但太?冷的话,下的就不是雨而是雪了?,雪落时会结冰,应该造不成洪水才?是。”

真出现了?也是雪灾。

晏怜:“翰州冬日的湖面,结冰只能维持一月,湘州只会更短。落下的雪会很快化成水。”

“雨夹雪……”萧云沉吟起来。

听起来真是要命。

她霍然起身,喊来负责接触和州的人:“和州那边如何了??”

东武王一直一副要反不反的样子?,和州内战又严重,后期民生恢复她就没怎么管了?。

但她还记得和州那边棉花的种植是相对成功的,这时候的棉花生长周期要两三百天?,现在差不多是收获的时候。

或许正能派上用?场!

她也还记得当初派人去?买种子?的时候,说是湘州气候温暖,棉花病虫害多,制品也不太?受欢迎,所以种植量很少。

所以尽管湘州是原产地,所出产的棉花也是远远不够的。

被她喊来的人也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和州那边的官场虽然很讨厌,但是百姓很喜欢她,对于?杨虞团队传授的种田经验都有在好?好?学习。

那些地主见?种粮食收成会很差,也分出来一部分田地种棉花。

棉花田的数量十分可观,且从半个月前就开始陆续收获了?。

“好?好?好?!”萧云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在屋子?里踱步两圈,抓着晏怜的袖子?说,“你替我?去?一趟和州,让州府以棉花抵税收,然后将棉花送去?平渠县加工成冬袄棉被,再速速运去?湘州。”

如今还在九月,抓紧赶工还来得及!

晏怜看着太?子?缠着佛珠,比寻常女子?大许多的纤长手掌,垂眸说:“某还以为殿下不会放我?离开京城。”

萧云摆手说:“和州够乱了?,不差你一个,死了?算他们倒霉。”

哪怕是叶南琴所在的叶氏,都算不得干净。

在她的整顿后,和州的官场表面上好?许多,但维持不了?多久,等日子?过得舒坦了?就会故态复萌。

将和州彻底洗牌的机会,还是要等东武王给?,那之前给?和州添点堵也不错。

晏怜听懂她的言下之意,带上笑容:“愿为殿下效劳。”

时间比较紧依誮,他身子?骨不好?,萧云担心赶路把他给?整出什么问题来,便先派人快马加鞭地去?平渠县那边,先让他们加工本?地的棉花。

等晏怜过去?了?再安排其他地域的也来得及。

捉笔在纸上计算了?一阵湘州需要的棉衣数量,算了?三页之后,她默默地停下笔。

哪怕是减去?富户和世家名下的佃户,剩下的人所需要的棉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就是把缝纫机踩冒烟都做不完。

她本?来以为以一州的产量来供给?另一州应该足够,但是两州的面积和人口存在悬殊的差距。

还是宰湘州的大户吧。

湘州遭到这么大的危机,他们身为湘州人,合该出出血。

让他们从北方采购冬衣和各种防寒保暖的物品,用?杨氏的商队,速度不会慢。

再次确认了?一遍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有考虑到后,萧云长舒一口气,开始等待湘州的天?气变化。

九月十二,刚刚过完重阳节湘州告别了?夏日的余温。

直接下起了?小?雪。

听起来像是笑话,但对董城人来说,笑话太?多就没法笑出来了?。

就像人们常用?“天?下红雨”来调侃一样,真出现这种天?象,他们只会被吓得手足无措。

“真是见?鬼了?,哪有九月就开始下雪的,复州都没这么早吧?”

“国师语言我?们湘州将有大难,不会是真的吧……”

“呸呸呸,什么语言是真的,

【搜索哇叽文学q.yfwaji.com】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