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商商按照记忆里的方向找到来时路,姜砚迟正在正厅门口等待,长身玉立,一副生人勿近的模子。
身边有佣人想为他搬来椅子,皆被拒绝。
眼睛目不转睛看向路的尽头,待发现虞商商身影时,神色凝重,大步流星走过来。
抓住她两只手:“怎样?”
虞商商挑眉,见他焦急但不表露,端着架子。
有心破开姜砚迟冷漠的面具,故意叹了一口气,没说话。
姜砚迟表情微凝,心头哽了一下,“他让你离开我?”
她还是没说话,低下头,掩藏快要绷不住的表情。
抓她的手力气变重,头顶声色晦暗不明:“虞商商,你敢走!”
虞商商听姜砚迟的声音发颤,不忍心继续逗他,连忙安抚道:“我不走,不是说好订婚的嘛?”
肉眼可见姜砚迟松了一口气,眉心浓云一直没落下来,“他和你说了什么?”
“老姜总说,只要得到你奶奶的支持,他就可以同意。”
“奶奶?”
姜砚迟凝神。
“是呀,我问老姜总她现在在哪,他说你知道。”
姜砚迟顿住。
半天没反应,虞商商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姜砚迟?”
姜砚迟张了张口,音色沙哑:“你也知道。”
只不过,忘了而已。
曾经美好的记忆,终究只有他留恋。
幸好现在她肯回头,让他看见一丝曙光。
……
趁姜砚迟休息的这几天,两人为防变故,决定立刻出发找奶奶。
听姜砚迟说,他奶奶住在大山旁,极少参与人世争纷,与世无争,且为人亲和。
但虞商商还是紧张。
车过了高速,行驶八九个小时,停在一个偏远镇子边。
这里民风朴素,地面大多用青石板铺路,房屋江南风景,没有高楼大厦,每家每户平房,砖瓦顶头。
消息闭塞,人们几乎不用手机,采用最原始的货币。穿着少数民族的奇异服饰,帽檐丁零当啷的声音听起来很是舒心,好似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虞商商下车后,等姜砚迟找地方停车。
镇子滞后,青年都外出务工去了,镇子上的人平均年龄超过四十岁。
三两中年女人围一个堆闲论家常,也有大爷围在一块下象棋,不时传来叫好声。
虞商商仰头呼吸新鲜空气,心情也跟着好起来,眼神被路边一个卖糖葫芦的摊贩吸引。
老爷爷手里举着一根粗长木棍,木棍上面缝合稻草,插着许多颜色艳丽的冰糖葫芦。
虞商商嘴馋,不禁走过去说道:“老爷爷,要两个糖葫芦。”
爷爷笑道:“好嘞,两块一个,三块两个。”
京城的糖葫芦一个十块,小镇物价确实便宜。
虞商商掏出手机要付钱,左右找不到付款的二维码,疑惑地扬起手机:“在哪付款?”
老爷爷笑呵呵说:“老头子没有手机,捣鼓不懂手机上的付款,只收现金。”
说着,扒开腰间的包给她展示里面收的钱。
大额居少,红色的钞票只有一张,基本上都是一两块的,甚至有不常见的五毛纸票,以及零零碎碎的钢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