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场火灾(1 / 2)

由于火势不大,隔壁商户便来讨要赔偿。面包店老板提议可以帮忙灭火,赔偿可以但只能用面包顶替。

隔壁商户显然并不满意,于是乎便威胁要叫来警察,期间更是赶走了前来救火的社会志愿者组成的消防队。

在双方争执之际火势又起,然而这次两家合力也无法扑灭眼前的火灾,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蔓延到更多商铺,此时无奈之下两家只能寻求地方政府组织的消防队帮忙。

但到了靠近街市的消防局才发现消防队已经出动去扑灭另一场火灾了,他们只能去花钱请职业消防队。

这些职业消防队大多都有政府背景,而官方的城市消防队与其也极有默契,会故意分润业绩给前者。

众所周知职业消防队讲究的是一个有偿灭火,火势越大报酬越多,火烧越久生意越好。

所以消防队坐地起价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一来二去火势蔓延到了灯油厂,众所周知油罐起火在今天也是十分危险的。

于是乎消防队选择了直接跑路

然后这场大火就从商业街蔓延到贫民窟,又从贫民窟烧到了中心外围的贵族居住区。

各大家族立刻叫来了自家豢养的消防队准备一展身手,甚至还有闲来无事的贵族子弟登上高楼进行围观。

要说这些贵族家的消防队确实是豪横得狠,配备的一律都是最新式的蒸汽泵动消防马车,消防员也都是清一色的青壮。

就在他们要大展身手的时刻突然发现消防栓里没有水

消防栓是1801年的发明,此时整个欧洲也没有几个城市普及了这项发明,但这对维也纳的贵族区来说并不算什么。

不过早期消防栓并不是链接自来水管道,而是一个大水桶里面可以装很多水那种。

此时消防栓里没有水显然是平时负责维护的工人疏忽了,当然也有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有人维护,甚至连桶都不存在。

无论怎么说此时消防队只能跑到贵族家里接自来水,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同样灭不了近火。

火势还是烧到了贵族区,好在贵族居住区大多是石质建筑,同时也有预留的放火隔离带,最终火势算是被控制住了。

这件事也坚定了弗兰茨整改消防队的决心,根据后世的经验,也为了防止相互推诿,甚至自己放火刷业绩的极端情况,弗兰茨决定在城市中心区域取缔所有非官方消防队。

这个做法听上去十分极端,可能不利于多元化导致效率低下、覆盖面不足、社会参与度降低、增加政府负担等诸多问题。

但实际上一个国家的消防队如果连城市的火情都应对不了,这个时候不该寻求民间和外国专家的帮助,而是该解散它。

而且与相互推诿、恶意纵火、胡乱指挥等各种乱象相比,增加的那些成本根本不值一提。

事实上在责无旁贷且有国家保证的前提下,官方消防队的效率出奇的高,很多人都无法想象这还是那些拿钱不干活的懒汉吗?

当然消防队出场只是最后被逼无奈的选择,十九世纪的城市火灾大半源于人们防火意识不足和基础建设的落后。

所以弗兰茨一方面打算从教育和宣传入手增强民众的防火意识,另一方面则是仔细地规划城市建设。

总之煤气的应用将有助于减少城市火灾,只要煤气管道别发生类似冬木市那样的爆炸就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