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造天都,敢问大贞,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谷,以养民人,官阴阳以遂群生,为之奈何?”
广成子曰:“嘻!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自而治天下,云气不待候而雨,禽不待族而飞,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剪剪者,奚足以语至道?”帝欲再问时,大贞闭目不语,只得起身退出。童子送至洞口,日已衔山,乘月色慢步下山。
众人在行幄,见帝步回,迎入问曰:“大贞之道何如?”
帝谓泠伦曰:“昔在嶰溪唐突洪崖,原来即是大贞游戏。今日不肯启示,明早须得吾子上山探之。”
泠伦甚喜,昧爽时即撩衣上山。帝侯至日晡,泠伦始来,曰:“大贞恐帝心不诚故耳。今命我演习《钧天大乐》,俟乐成时,便有机会进言也。”前于浮丘居旁鼓吹山取得紫竹二竿,欲带去制为箫管,遂担竹辞去。
帝欣然而待,因移众屯于山阴石窟。左右二山并峙,宛如蜀之峨眉,帝常登之眺望。
在窟中席坐白茅,布服箨冠,蔬食断酒,喟然叹曰:“侥幸得闻大道,将捐天下,筑室于斯,以为终老。”一日,报有甯生求见。
帝延入,即陶正甯封子。再拜呈上丹参糕一笏,云:“师尊念帝好道诚笃,命馈此糕,以喻证道之高也。”帝拜受称谢。留坐谈论三日,甯生辞去。
帝思具茨近接空同,黄盖等必与大贞有交,或可浼其相劝。
遂同众登具茨,遍访大隗氏黄盖不得,复游至襄城,采首山之铜千钧,以大辂载之。西至伊水之阳,溪中有山,洞口水瀑如帘,山顶有云如幕。鬼臾区留隐于此,帝亦任之,厚赠衣粮。
帝退居夹山,静候三月,又值新春时序。
一夕,忽闻乐声响彻中天,帝起听之,喜曰:“机缘至矣!”夜半从山后步上,至洞口探望,许久无人行动。缓步至二重门,仰望堂上,独见广成子南首而卧。
帝顺下风膝行而前,稽首而言曰:“弟子愚蒙,窃思至道,愿大贞宥其狂瞽,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永久?”
广成子蹙然而起曰:“善哉问乎!来,吾语汝。人之修持,不假外求,惟反诸身而已。”以手扶帝,帝起立榻畔,广成朗声宣扬曰: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心静神清。必清必静,毋劳尔形,毋摇尔精,毋俾尔思虑营营。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乃可以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