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曰:“别号谷希子,臣常师之。”
帝曰:“可得致乎?”
朔曰:“遁世已久,恐难骤致。”
帝遣使设祭,赐号庐山君,建匡君庙于山北,岁时祭祀。
时四月中旬,帝思朔还宫静养之言,自此颇好清静。屏去内侍,闲居承华殿。见一女子,着青衣,美丽非常,冉冉而至。
徐问之,对曰:“墉城紫兰宫玉女王子登。西王母闻子志轻四海之禄,迂天下之贵,真乎勤哉?今七月七日当暂来降,令先来报知。”
帝下席跪诺,玉女忽不见。帝愈信朔言之实,独与言之,朔曰:“道气无为自然,西华至妙之气,化为金母,母乃尊贵神人,鉴帝诚笃而降。宜豫斋戒,执卑礼以见,庶获福祥。臣愿陪侍。”
是日,帝登延灵之台,盛斋存道以候之。
越五日,朔奏望见巨灵之神化青雀飞去。帝即起青雀台。
至七夕,修除宫掖,以紫罗荐地,燔百和之香,张云锦之帏,燃九光之灯,帝盛服立阶下,召朔俟牖外,敕端门之内不得有妄窥者。
寂谧以俟云驾。
及夜二唱后,西南白云起,郁然直来,径趋宫殿,须臾转近,闻云中箫管之声。
半食顷,王母驾至,群仙数千,或驾白虎,或乘白麟、白鹤,或御轩车、天马,皆如鸟之悬投,光耀庭宇。
既近,群从不知所在,唯母乘紫云之辇,驾五色斑龙,别有天神五十,皆长丈余,同执彩旄之节,咸住殿下。
母下辇,扶二侍女上殿,侍女年可十六七,服青绫之袿,容眸流盼,神资清发。
母登床东向坐,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着黄锦袷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戴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履玄璚凤文之舄,年可二十余,修短得中,天姿映蔼,真灵人也。
帝跪拜致诚,旁立屏息。
母命共坐,帝面南斜坐,母自设天厨,珍妙非凡。更于侍女索桃果,侍女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包子,母以四颗进帝,三颗自食。
帝食之,甘美异常,精神顿爽。留核欲种,母曰:“中夏地薄,种之不生。此桃三千年一实,何可待之?瑶池者才千余年,尚未结实。适向东王公处摘来,亦止二千余年,尚未及期,故不甚红熟也。”
朔从牖间窥之,母向外指之曰:“此桃三熟,此儿已三偷之矣。今复见而垂涎耶。”乃以一颗与帝赐朔。
帝向窗隙出,朔接而大啖。
当时酒觞数遍,母命诸侍女奏乐,董双成吹云和之笛,王子登弹八琅之璈,石公子拊昆廷之玉,许飞琼鼓灵虚之簧,阮凌华击吾陵之磬,范成君抚湘灵之瑟,段安香作九天之钧,安法兴歌玄陵之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