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到官,设令三科以募求壮士,自掾史以下各举所知,其攻劫者为上,伤人偷盗者次之,带丧服而不事家业为下。
收得百余人,诩为之飨会,悉贳其罪,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乃伏兵以待之,遂杀贼数百人。
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缝其裾为帜,有出市里者,吏辄禽之。
贼由是骇散,咸称神明。迁怀令。
元初乙卯二年,羌寇武都,邓太后以诩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
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
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
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
帝以庚申改元永宁,遣二使微行入蜀,体察吏治。
时李合为郡侯吏,遇之,出酒与饮,问二使曰:“君自京师来?”知二使者何日发。
二使大惊,问何知之。合曰:“天象有二使星入益部耳。”
二使归朝言之,召为侍中。
辛酉改元建光,诏举有道之士。
初,会稽上虞人魏伯阳,世袭簪裾,惟公不仕。博赡文词,通诸纬候,恬淡守素,道义是从。
出游句曲山,遇道士云:“自善忍国来,姓现名信然,师无常先生,受《无常丹经》、古文《金碧龙虎上经》。子好道,合当授。”
伯阳拜观之,深获妙旨。修真潜默,养志虚无,来从者甚众。
伯阳乃将汝南周燮、南阳冯良、虞巡入庐江山,见四峰特起,立四鼎作丹。
三年丹成,知周、冯心未尽诚,试之曰:“金丹虽成,当先试之。今试饴犬,犬即飞者,人方可服,若犬死,则不可服也。”
入山时,曾携一白犬自随。又有毒丹,转数未足,合和未至,服之暂死。
故伯阳便以毒丹与白犬,犬食之,即死。
伯阳乃谓弟子曰:“作丹惟恐不成,丹即成,而犬食之即死,乃未合神明之意耶?服之恐复如犬,奈何?”
弟子曰:“先生当服之否?”
伯阳曰:“吾背违世俗,委身岩谷,而修不就,亦耻生还,将与鬼为邻也!吾当服之。”
伯阳乃服丹,丹入口即死。弟子顾谓曰:“作丹欲长生,而服之即死,当奈何?”
独有巡忖曰:“吾师非凡人也,服丹而死,得无有意乎!”亦取服之,即仆地死。
周、冯相谓曰:“所以作丹者,求长生耳,今服之而死,焉用此为?若不服此,自可数十年在世间活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