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谢服。
刘道恭既得道,志愿高大,改名道伟,复入嶓冢精修,积二十年,遇宛丘先生来,拜求其道。
先生试之,将一大石约重万斤,以一白发系而悬之,使卧于其下。
道伟神色无异,心安体悦。
又十二年,先生复来,赐服轻举神丹,带升天界,谓曰:“凡升天者,必先谒三天大法天师,然后上朝玉帝。”
于是同诣正一真人阙。
天师闻与宛丘同来,即出相见。明日引入仙班,朝见上帝。
天师即道陵也,于桓帝永兴元年自蜀还至蕲春玉台山,与王赵修炼辟瘟神丹,救此一方疫者。
又于平盖山合九华大药,分饵诸弟子。
真人在蜀,常与鬼谷先生交游,闻先生有山洞在近,南游余汗访之。
至仙岩,上有二十四岩,岩石灵奇,多窗牖、几榻、禽鸟之状。
真人幽赏未已,先生率诸徒迎邀。
其洞杳晦,入必以烛,真人呵神灯照之。周四五里,可容数千人。
旁有一洞,洞口狭小,迤逦见林木室庐,俨然如村落。上有苏秦台、张仪井诸胜。
真人叹美,先生曰:“此去有座灵山,非道高德厚者不克居也。”
真人即求引去。
既至,但见两石对峙,如龙腾虎踞之状。真人登山之巅,探深洞,得异书皆云文丹篆。
鬼谷读之,内有云:“此上清宫福地,世为张道陵所居。”
鬼谷贺之曰:“非真人何能当此!”
忽山腰一人步至,大呼曰:“谁窥我山洞,将占夺乎?”
鬼谷笑曰:“藐姑何太轻人耶?”
姑本居北方,每来游此。
其山突起,豗然如象,故名象山,中有良田清地,无异平野。
姑爱之,尝修炼于此。
姑曰:“天台三子称托生东海为王方平,吾女徒麻姑游行蓬岛西回,因见其意气,结为兄妹,常作伴出游,经年不返。
今去已久,待回时便归旧庐。
数日前,已有神人降言:‘有真人眷属来居。左右五百里,散仙不可亲傍。’
恐真人不时俯临,侍从人员、车马龙虎众多,传呼惊叫,各不宁静,故将舍此而去。”
二真谢别。
道陵即迁眷属东居余汗龙虎山中,诸徒散居附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