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古元放道师子训 徐太极相识伊周(1 / 2)

三教同原录 浮黎君 2094 字 2024-01-11

妙典奉戒受经,入九嶷山无为观旁,玄默栖静,累有魔头来试,坚固不挠。

道士复授九节菖蒲,服之不饥,日诵《黄庭》昧其妙义。

积十余年,有神人来语曰:“此山大舜所理,天地之总司,九州之宗主。

无为观岁月既久,旋皆朽坏,今为制之,可以遂性宴息也。”

一夕观忽重修,妙典遂迁入居焉。

所近无水,神人化一石盆,大二尺,长四尺,常自然有水,用之不竭。

复送大铁臼一;古镜一,大三尺;钟一口,形如偃月,俱置上仙坛。

又居十年,真仙下降,授以灵药,遂能飞身脱迹。

时人为建一黄庭观于旧居处。

苍梧女道士王妙想自少辟谷服炁,闻鲁女真上升,来往观侧,朝谒精诚,想念丹府,岁久感通。

每至月旦,常有云光景物之异,重嶂幽壑,人所罕到,妙想未尝言之于人。

如是年余,朔旦忽有音乐,遥在半空,虚徐不下,稍久散去。

又岁余,忽复灵香郁烈,祥雾盈庭,天乐之音,震动林壑,光烛坛殿,如十日之明,空中作金碧之色,烜爚耀眼,不可相视。

须臾千万乘骑悬空而下,皆乘麒麟凤凰、龙鹤天马,仪卫数千人,长皆丈余,持戈戟兵仗、幢盖旌幡。

良久,有鹤盖凤车导九龙之辇下降坛前。群仙拥从一人,羽衣宝冠、佩剑曳履,升殿而坐,身有五色光赫然,群仙拥从亦数百人。

妙想即往视谒,大仙谓曰:“吾帝舜也。昔劳厌万国,养道此山。

每欲诱教后进,使世人知道无不可教授者,且大道在于内,不在于外,道在己身,不在他人。

玄经所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此盖修之自己,证仙成真,非他人所能致也。

吾睹地司奏,汝于此山三十余岁,始终如一,守道不邪,存念贞神,遵禀玄戒,汝亦至矣。若无所成证,此乃道之弃人也。

《玄经》云:‘常善救物,而无弃物。’

道之布惠周普,念物物皆欲成之,人人皆欲度之。

但是世人福果单微,道气浮浅,不能精专于道。

既有所修,又不勤久,道气未应,而己中怠。是人自弃道,非道之弃人也。

汝精诚一至,将以百生千生,望于所诚,不怠不退,深可悲愍。

吾昔遇太上老君,示以《道德真经》,理国理身,度人行教。

此亦可以亘天地、塞乾坤、通九天、贯万物,为行化之要、修证之本,不可譬论而言也。

吾常铭之于心,布之于物,弘化济俗,不敢斯须辄有怠替,至今禀奉师匠,终劫之宝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