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武康,见一人家病作,请巫祀妖邪。邪附巫者,与仙公饮。公故不饮,邪出语不逊,公厉声叱之,命五伯拽邪头附柱,鞭背出血,伏罪乃止。
又过华阴,见一士人溺于蛇精。仙公化作田夫,驱黄犊而耕。因说士人曰:“汝妇蛇精也,前后啖人无数。”
乃引看一古井,其中白骨盈积,士恐甚。教窥其迹。士归家密窥,果蛇。公禁而斩之,以一符与士服,泻下蚯蚓、虾蟆之类,遂得生。
仙公在荆门军紫盖山修炼。值天寒大冻,仙公跣足,衣衫褴褛。屈家二女偶见,怜之,夤夜促成双履,次日往献。公已去,但存炉灰尚温。二女拨灰,得丹一粒。姊妹分服,自后神气冲冲,不饥不渴。
仙公尝于西峰石壁上石臼捣药,遗坠一粟许,飞禽食之不死。月白风清之夜,其禽犹作丁当杵臼之声,因名捣药鸟。
仙公游吴南武城,投成丹于水中,涌泉五色。
琴高在东海,闻仙公得道,跨双鲤来访。与之酣饮,既醉,高卧云深处。酒醒,双鲤化为石。仙公赠以双鹤,跨之而还。
有客从仙公泛舟,见囊中有十数符。客曰:“符之验可见否?”公以一符投水中,逐水而下。
客曰:“常人投之亦然。”复取一符投之,逆流而上。
客曰:“异矣!”复投一符,不上不下,停于中流。须臾,上符下符会一处,良久收之。
水滨鬻大鱼者谓之曰:“欲假此鱼,到河伯处。”
渔者曰:“已死矣。”
曰:“亦可。”以丹书纸纳鱼口中,投水,跃然而去,见者惊异。一时从游甚众。
郑思远少为诸生,善历律星纬,亦从学道仙公,尽受其正一法文、三皇内文、五岳真形图、太清金液洞玄五符。思远遂入庐江马迹山修炼,仁及禽兽。
所住山有虎,生二子,山下人格得虎母,虎父惊逸,虎子未能得食。思远见之,将还山舍养饲。虎父还寻,亦依思远。
后思远每出行,乘虎父,二虎子负经书衣药以从。
于永康横桥逢相识许隐,暖药酒以饮,虎拾柴燃火。隐患齿痛,从求虎须,欲及热插齿间可愈。思远为拔之,虎伏不动。
思远道既成,复至句曲晤仙公。公曰:“将游会稽,未能即返。吾之后当有学道者,子可悉以授之。八月十三,日中便行。”
至期,公衣冠入室,卧而气绝,色不变。弟子烧香守三日。夜半忽大风,发屋折木,声若雷震。良久风止,公尸已失,但委衣于床,带无解者。公子葛存,葬衣冠于句容。思远诸弟子皆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