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决定带着宝物前往朝歌进贡为父亲赎罪。上大夫散宜生劝阻他,但是公子坚决不同意。于是,他进宫向母亲太姬辞行,表达了前往朝歌赎罪的决心。
他的母亲太姬看到伯邑考去意已决,担忧地问:“你父亲被囚禁在姜里,西岐内部的事务托付给谁来处理?”
伯邑考回答说:“内部事务托付给我的兄弟姬发处理,外部事务托付给散宜生处理,军务则托付给南宫适。我亲自前往朝歌面见君王,以进贡的名义请求为父亲赎罪。母亲请放心,我会小心行事。”
看到儿子坚定要去,太姬只好依从了他。她嘱咐儿子:“你要小心行事,不可有差池!”
伯邑考辞别母亲,来到殿前和弟弟姬发说:“兄弟要和其他的一众兄弟和睦相处,不可以改变西岐的规矩。我这次去朝歌都城,多可能要三个月,少可能两个月就会回来。”
伯邑考吩咐完毕后,收拾好了准备进贡的宝物,选择了一个好的日子起程。
姬发和众多文武大臣还有九十七个弟弟一起,在十里长亭为伯邑考饯别。伯邑考和众人饮酒,依依惜别。
一路上,伯邑考扬鞭纵马,穿越那些绽放的杏花林和柳荫古道。
这一天,伯邑考和仆从来到了汜水关,关上的士兵看到两杆进贡的旗帜上写着西伯侯的旗号,立刻向主帅报告。守关总兵韩荣命令打开关门,让伯邑考一行通过。
经过五关后,来到了渑池县,渡过黄河,进入孟津,最终抵达朝歌城,在皇华馆驿安顿下来。
第二天,伯邑考向驿丞询问丞相府的位置,得知在太平街。
第二天早上,伯邑考来到午门外,却不见一个官员走动,又不敢擅自进入午门。他在午门外徘徊了五天,最后伯邑考只好素缟抱本站在午门外等候。
不久后,一位大臣骑马来到,是亚相比干。伯邑考向前跪下,比干问:“阶下跪着的是什么人?”
伯邑考答道:“我是犯臣姬昌的儿子伯邑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