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县,李家村。
此时的万年县县令一脸惶恐,战战兢兢地领着身后一批人,慢慢巡查着百姓的收割情况。
走进田地,只见一片金黄的稻海,微风拂过,稻子随风起伏,像是海浪在翻涌,一片丰收的景象。
“陛下,李家村土地共**亩,水稻种植达一半之数,均已成熟。
此乃村头李老汉的田地,他是数一数二的种地好手,他家种植的粮食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
万年县县令一边向前走,一边恭敬地向身边的人介绍着。
一群人身穿华贵的官服,站在一群农夫和衙役面前,显得格外耀眼。
惹得劳作中的百姓,闲暇之余不停侧目观看!
李世民默默点头赞许,心中也为万年县的繁荣感到欣喜,看了看身边的人,问道。
“万年县上一年的税收如何?”
万年县令回答道:“陛下,自从您登基以来,万年县的税收逐年增加。
上一年的收成很好,比上上年翻了一番。”
话音落下,却无人响应。
包括唐风在内,所有人均是一脸哭笑不得,而李世民则是一脸尴尬。
就在万年县令一脸懵逼之时,一旁的李渊冷哼一声,一捏手印。
一颗水球便凭空出现,直接击中县令,浇了一脸水。
县令瞬间吓得倒地不起,浑身冰凉,吓得瑟瑟发抖,看着唐风很是恐惧。
“饶命,国师饶命!”
唐风:“……”
关我啥事,不要什么事都推在我身上!
“爱卿不要怕,起身吧,刚刚是太上皇和你开个玩笑呢,与国师无关!”
“还有,上一年是太上皇在位期间,万年县如此繁荣,还得多亏太上皇和众爱卿的努力,与朕无关!”
毕竟是自己的手下,李世民也只能耐着性子安抚万年县令。
县令得到李世民的安抚,慢慢平静下来,但是随后又是一惊,连忙向李渊请罪道。
“微臣一时失言,还请太上皇恕罪!”
李渊背负双手,撇了撇嘴,说道。
“哼,罪什么罪,早知你们这些臣子就爱说场面话,朕若是怪罪。
你们早就被我砍完了,给你一发水球术,让你清醒清醒罢了!”
“是是是,谢太上皇!”
万年县令松了一口气,识趣地连忙闪到一边去,只是此时看着李渊的背影,一阵心惊胆战。
太上皇刚刚施展的就是水系法术吧?
好生厉害,压迫感强大到让自己双腿颤抖,趴倒在地,浑身冰寒,如坠冰窟。
当然,若是唐风等人得知他的想法,定会唾弃两句。
明明是自己害怕到发抖,非得给自己脸上贴金。
随着唐风和李世民等人的不断巡查,李家村里的百姓瞧得众人的着装派头,心里都暗暗咂舌。
这是哪来的贵人,衬得这村子都亮堂不少。
就在所有人回到了村头李老汉的田间地头时,负责监管收割的小吏一脸喜色。
连滚带爬地冲了过来,一把扑倒在地。
“怎么回事,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李世民有些不满地责问道。
小吏地位低下,没见过李世民等人,只认得万年县令。
此时见得李世民发问,一时间有些愣神,最后还是万年县令踢了他一脚,喝道。
“这是陛下和太上皇,以及我大唐国师当面,陛下发问,还不快回答!”
小吏一惊,连忙对李世民颤声道。
“大喜,大喜啊陛下,李老汉家的田地已经收割完两亩地,仅这两亩良田挖出来的粮食,足足有四十二石啊……”
“当真?”
李世民激动得原地蹦了起来,兴奋问道。
他本以为唐风先前说的二十石只是最高的产量,属于少数例子,其他时候有个十石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没想到如今两亩地就是四十二,那就是说平均一亩就有个二十一石了,这产量……
绝无仅有,恐怖如斯!
“千真万确啊陛下,已经亲自过秤确认了,确实是四十二石。”
小吏老泪纵横,激动地舌头都在打结。
他的老父母就是饥荒的时候饿死的,若是当初能熬过去,如今就能享受到这太平盛世了!
一旁的唐风闻言,默默换算一番,平均亩产二十一石,那就是两千两百多斤,一千一百多公斤产量。
如果没记错,袁老的杂交水稻,单季亩产最高都有一千两百多公斤。
双季亩产甚至能达到一千五百公斤以上,不可谓不恐怖。
所以如今超级水稻这产量只能说正常,还达不到最高峰,看来还是受了天气和土地的影响。
不过也够了,要知道如今就算是大唐最肥沃的土地,在风调雨顺没有任何自然灾害的前提下。
粮食亩产也不过三百来斤,也就三石左右。
现在唐风提供的超级水稻,不仅耐寒耐旱,还能一年两熟,而且产量高达二十一石。
一年双季就四十多石,足足提升了十四倍,这可以养活多少人口啊。
“快快快,再统计一下其他田地,看看产量如何!”
李世民极力平息激动的心情,连忙吩咐人前去查看其他田地的情况。
以免是少数情况而空欢喜一场。
等待是漫长的,只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李世民和众大臣就像经历了漫长的世纪一般,焦急不已。
“陛下,有田亩产十八石……”
“陛下,有田亩产二十石……”
“陛下,有田亩产十七石……”
随着报数声的接连响起,两个时辰后,负责统计产量的官员神色激动的跑了过来,大喊道。
“陛下,统计结果出来了,总共抽查了八百多亩田地。
最高产达二十五石,最低产十二石,平均亩产达到了十八石左右……”
平均十八石,果然还是天气和土地问题,耕种和肥料也差了点。
虽然自己这超级水稻经过异世界的树人族培育改良,很是好种。
但是要想高产量,自然还得好生照料。
唐风闻言,在一旁暗暗思索着。
李世民和李渊在看清了不远处那堆积如山的水稻后,对视一眼,整理了一下衣袍。
然后一脸肃穆地对着唐风拜了下去,道:“朕代替天下百姓,拜谢国师恩赐!”
“拜谢国师恩赐!”
长孙无忌等满朝文武百官,包括在场所有的衙役和农夫,全部热泪盈眶地朝着唐风跪拜。
“消除饥饿”,即使在现代都是一个极其迫切且首要的任务和目标。
许多小国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依旧做不到温饱。
而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唐风替天下百姓解决了心里面最恐惧的事情。
无疑是所有百姓的救命恩人,跪拜只是小事情,今后立庙宇、立长生牌绝对数不胜数。
“好了,都起来吧,感谢就感谢那袁平老神仙吧,我也是受他启发,培育出来的。”
“另外,歇息一会儿后,抓紧时间把地里的水稻都收割出来,届时还得晾晒和入库呢!”
“是是是,得感谢袁平仙君恩赐……”
“等等,陛下,如今这寒冬腊月时分,何来充足的阳光晾晒稻子?”
长孙无忌连连感谢一番后,突然一怔,连忙看向李世民道。
而李世民和李渊一怔,文武百官也是一愣,包括一旁幻想着未来的百姓也是懵了。
对啊,没有太阳啊!
李世民激动得原地蹦了起来,兴奋问道。
他本以为唐风先前说的二十石只是最高的产量,属于少数例子,其他时候有个十石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没想到如今两亩地就是四十二,那就是说平均一亩就有个二十一石了,这产量……
绝无仅有,恐怖如斯!
“千真万确啊陛下,已经亲自过秤确认了,确实是四十二石。”
小吏老泪纵横,激动地舌头都在打结。
他的老父母就是饥荒的时候饿死的,若是当初能熬过去,如今就能享受到这太平盛世了!
一旁的唐风闻言,默默换算一番,平均亩产二十一石,那就是两千两百多斤,一千一百多公斤产量。
如果没记错,袁老的杂交水稻,单季亩产最高都有一千两百多公斤。
双季亩产甚至能达到一千五百公斤以上,不可谓不恐怖。
所以如今超级水稻这产量只能说正常,还达不到最高峰,看来还是受了天气和土地的影响。
不过也够了,要知道如今就算是大唐最肥沃的土地,在风调雨顺没有任何自然灾害的前提下。
粮食亩产也不过三百来斤,也就三石左右。
现在唐风提供的超级水稻,不仅耐寒耐旱,还能一年两熟,而且产量高达二十一石。
一年双季就四十多石,足足提升了十四倍,这可以养活多少人口啊。
“快快快,再统计一下其他田地,看看产量如何!”
李世民极力平息激动的心情,连忙吩咐人前去查看其他田地的情况。
以免是少数情况而空欢喜一场。
等待是漫长的,只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李世民和众大臣就像经历了漫长的世纪一般,焦急不已。
“陛下,有田亩产十八石……”
“陛下,有田亩产二十石……”
“陛下,有田亩产十七石……”
随着报数声的接连响起,两个时辰后,负责统计产量的官员神色激动的跑了过来,大喊道。
“陛下,统计结果出来了,总共抽查了八百多亩田地。
最高产达二十五石,最低产十二石,平均亩产达到了十八石左右……”
平均十八石,果然还是天气和土地问题,耕种和肥料也差了点。
虽然自己这超级水稻经过异世界的树人族培育改良,很是好种。
但是要想高产量,自然还得好生照料。
唐风闻言,在一旁暗暗思索着。
李世民和李渊在看清了不远处那堆积如山的水稻后,对视一眼,整理了一下衣袍。
然后一脸肃穆地对着唐风拜了下去,道:“朕代替天下百姓,拜谢国师恩赐!”
“拜谢国师恩赐!”
长孙无忌等满朝文武百官,包括在场所有的衙役和农夫,全部热泪盈眶地朝着唐风跪拜。
“消除饥饿”,即使在现代都是一个极其迫切且首要的任务和目标。
许多小国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依旧做不到温饱。
而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唐风替天下百姓解决了心里面最恐惧的事情。
无疑是所有百姓的救命恩人,跪拜只是小事情,今后立庙宇、立长生牌绝对数不胜数。
“好了,都起来吧,感谢就感谢那袁平老神仙吧,我也是受他启发,培育出来的。”
“另外,歇息一会儿后,抓紧时间把地里的水稻都收割出来,届时还得晾晒和入库呢!”
“是是是,得感谢袁平仙君恩赐……”
“等等,陛下,如今这寒冬腊月时分,何来充足的阳光晾晒稻子?”
长孙无忌连连感谢一番后,突然一怔,连忙看向李世民道。
而李世民和李渊一怔,文武百官也是一愣,包括一旁幻想着未来的百姓也是懵了。
对啊,没有太阳啊!
李世民激动得原地蹦了起来,兴奋问道。
他本以为唐风先前说的二十石只是最高的产量,属于少数例子,其他时候有个十石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没想到如今两亩地就是四十二,那就是说平均一亩就有个二十一石了,这产量……
绝无仅有,恐怖如斯!
“千真万确啊陛下,已经亲自过秤确认了,确实是四十二石。”
小吏老泪纵横,激动地舌头都在打结。
他的老父母就是饥荒的时候饿死的,若是当初能熬过去,如今就能享受到这太平盛世了!
一旁的唐风闻言,默默换算一番,平均亩产二十一石,那就是两千两百多斤,一千一百多公斤产量。
如果没记错,袁老的杂交水稻,单季亩产最高都有一千两百多公斤。
双季亩产甚至能达到一千五百公斤以上,不可谓不恐怖。
所以如今超级水稻这产量只能说正常,还达不到最高峰,看来还是受了天气和土地的影响。
不过也够了,要知道如今就算是大唐最肥沃的土地,在风调雨顺没有任何自然灾害的前提下。
粮食亩产也不过三百来斤,也就三石左右。
现在唐风提供的超级水稻,不仅耐寒耐旱,还能一年两熟,而且产量高达二十一石。
一年双季就四十多石,足足提升了十四倍,这可以养活多少人口啊。
“快快快,再统计一下其他田地,看看产量如何!”
李世民极力平息激动的心情,连忙吩咐人前去查看其他田地的情况。
以免是少数情况而空欢喜一场。
等待是漫长的,只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李世民和众大臣就像经历了漫长的世纪一般,焦急不已。
“陛下,有田亩产十八石……”
“陛下,有田亩产二十石……”
“陛下,有田亩产十七石……”
随着报数声的接连响起,两个时辰后,负责统计产量的官员神色激动的跑了过来,大喊道。
“陛下,统计结果出来了,总共抽查了八百多亩田地。
最高产达二十五石,最低产十二石,平均亩产达到了十八石左右……”
平均十八石,果然还是天气和土地问题,耕种和肥料也差了点。
虽然自己这超级水稻经过异世界的树人族培育改良,很是好种。
但是要想高产量,自然还得好生照料。
唐风闻言,在一旁暗暗思索着。
李世民和李渊在看清了不远处那堆积如山的水稻后,对视一眼,整理了一下衣袍。
然后一脸肃穆地对着唐风拜了下去,道:“朕代替天下百姓,拜谢国师恩赐!”
“拜谢国师恩赐!”
长孙无忌等满朝文武百官,包括在场所有的衙役和农夫,全部热泪盈眶地朝着唐风跪拜。
“消除饥饿”,即使在现代都是一个极其迫切且首要的任务和目标。
许多小国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依旧做不到温饱。
而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唐风替天下百姓解决了心里面最恐惧的事情。
无疑是所有百姓的救命恩人,跪拜只是小事情,今后立庙宇、立长生牌绝对数不胜数。
“好了,都起来吧,感谢就感谢那袁平老神仙吧,我也是受他启发,培育出来的。”
“另外,歇息一会儿后,抓紧时间把地里的水稻都收割出来,届时还得晾晒和入库呢!”
“是是是,得感谢袁平仙君恩赐……”
“等等,陛下,如今这寒冬腊月时分,何来充足的阳光晾晒稻子?”
长孙无忌连连感谢一番后,突然一怔,连忙看向李世民道。
而李世民和李渊一怔,文武百官也是一愣,包括一旁幻想着未来的百姓也是懵了。
对啊,没有太阳啊!
李世民激动得原地蹦了起来,兴奋问道。
他本以为唐风先前说的二十石只是最高的产量,属于少数例子,其他时候有个十石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
没想到如今两亩地就是四十二,那就是说平均一亩就有个二十一石了,这产量……
绝无仅有,恐怖如斯!
“千真万确啊陛下,已经亲自过秤确认了,确实是四十二石。”
小吏老泪纵横,激动地舌头都在打结。
他的老父母就是饥荒的时候饿死的,若是当初能熬过去,如今就能享受到这太平盛世了!
一旁的唐风闻言,默默换算一番,平均亩产二十一石,那就是两千两百多斤,一千一百多公斤产量。
如果没记错,袁老的杂交水稻,单季亩产最高都有一千两百多公斤。
双季亩产甚至能达到一千五百公斤以上,不可谓不恐怖。
所以如今超级水稻这产量只能说正常,还达不到最高峰,看来还是受了天气和土地的影响。
不过也够了,要知道如今就算是大唐最肥沃的土地,在风调雨顺没有任何自然灾害的前提下。
粮食亩产也不过三百来斤,也就三石左右。
现在唐风提供的超级水稻,不仅耐寒耐旱,还能一年两熟,而且产量高达二十一石。
一年双季就四十多石,足足提升了十四倍,这可以养活多少人口啊。
“快快快,再统计一下其他田地,看看产量如何!”
李世民极力平息激动的心情,连忙吩咐人前去查看其他田地的情况。
以免是少数情况而空欢喜一场。
等待是漫长的,只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李世民和众大臣就像经历了漫长的世纪一般,焦急不已。
“陛下,有田亩产十八石……”
“陛下,有田亩产二十石……”
“陛下,有田亩产十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