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声响起,走远,但很快,又折返。
“对了……想了想,最后的最后,还是把话说清楚吧。”
“关于此前的事情,我和筱原同学之间的事情……”
“师生之间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样的想法我不会改变。”
“但是毫无疑问,身为成年人,还是教师,没能及时做出正确的选择,没能成功地拒绝,显然是我的过错。”
“之后的不告而别,更是如此。”
“筱原……不,诗织,容许我最后一次这么称呼你。很抱歉,尽管道歉没什么用但的的确确错误在我,抱歉。”
“但,如果今后,你要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的话,请尽管找我。”
“我会尽全力帮助你解决,这是我对你的承诺。”
“我想说的,就这些了。这次真的再见了,筱原同学。”
“再见。”
“……”
秋季的天空下,昏暗的光线之中,名为平川哲文的教师的诉说声,和着秋风,久久不散。
只剩下筱原诗织独自伫立在门口。
……
……
……
筱原诗织已经忘记了她是怎么回到的房间,怎么来到了第二天。
来到学校之后,小笠老师找到了她,很高兴地欢迎她不再退出吹奏部。
随后,又在欢闹与离别共存的气氛里,吹奏部的欢送会结束了。
三年级生从吹奏部引退。
还有……平川老师。
将平川老师离职的消息告知她们的并不是他本人,而是小笠老师代为转述的。
其余的,别人的什么反应,筱原诗织没什么精力去看了。
她只记得,在欢送会结束之后,她走出音乐厅,走回二年A班的教室。
而在半路上的时候,眼眶泛红的雨宫夜找到了她。
说了什么记不清了,她被雨宫夜拉回了教室。
等到她站在门口,就能感受到教室之中传来属于离别的悲哀的气氛。
几名感性的女生已经哭了出来。
至于原因……
走进教室就能看见。
在装扮着各种学园祭装饰的黑板上,涂满各种涂鸦的空处,有两行小字。
那名国文教师,用着好看的字体,一笔一划地写着:
“很高兴能够成为各位同学的教师,也很抱歉地在此说明这个情况:今后,因为各种原因,要离职了,不能继续担任各位的教师了,抱歉。”
“——害怕当面告别的平川,留。”
这就是平川哲文离职前留下的最后一条消息。
第251章 教师生涯的结束,和久田的开始
筱原诗织穿着睡衣,坐在了书桌前。
秋季上午的阳光从窗户洒进,穿过了轻薄的睡衣,通明的睡衣下显现着少女的躯体。
不过并无旁人的卧室里,这点并不值得在意,筱原诗织将目光,放在了桌面上的那本书上。
她伸出手,把书打开,又翻过了好几页,找到了内容。
上面写的是:
【……她到托马斯家去的那天,胳膊下夹着一本小说,在这本小说的开头,写安娜和沃伦斯基相遇的情况就很奇特,他们相遇在一个火车的站台上,那儿,刚刚有一个人撞死在火车下。小说的结尾,则是安娜卧在一列火车下。】
【这种对称的布局,同样的情节出现在开头结尾,看来或许极富“小说味”。是的,我承认,但惟一的条件是,就是这样小说味对你来说并不意味着“虚构”,“杜撰”,或者“与生活一点不像”。因为人生就是这样组成的。】
【人生如同谱写乐章。人在美感的引导下,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主题,然后记录在生命的乐章中。犹如作曲家谱写奏鸣的主旋律,人生的主题也在反复出现、重演、修正、延展。】
【安娜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结束生命,但是车站、死亡这个难忘的主题和爱情的萌生结合在一起,在她绝望的一刹那,以凄凉之美诱惑着她。】
【人就是根据美的法则在谱写生命乐章,直至深深的绝望时刻的到来,然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
平川哲文合上了书本。
他坐在书桌前,书桌接受、反射着来自窗外的秋早的阳光,阳光将棕色书封上的书名反射入他的眼中。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他一言不发地盯着,最后,默默起身,将这本书放在了一边。
如此看来,或许他最后时刻前往筱原诗织家的家访,也有出于这种来自于命运的美感的指引也说不定。
开始和结束,对称式的分布,发生了同一件事情。然而,行动的理由在暗中发生了改变。
从“教导好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到“已经不适合继续当一名教师”的过程,还真是……
让人感慨啊。
穿着睡衣、仅仅披着一件外套的平川哲文,走出了书房,下楼了。
今天是11月8日,周六,教师生涯结束的第一天,还有些不太习惯。
明明是休息日,以往的时候,现在应该很偷闲的在床上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