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曲子,还有唱词?!”
老者激动道:“公子可会唱吗?这箫我便送你了,不收一文钱。”
“会自然是会,当真想听?”
“公子快请吧!此乃我的荣幸。”
一旁的完颜萍也是一脸期盼,忙不迭地催促。
林寒也不扫两人的性子,便开口唱了起来。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
唱罢一曲,林寒似有所觉转身一看,店门口正站在那位青衣4.5女子。
完颜萍顺着目光看去,顿时一喜。
“前辈,那位青衣姑娘――”
“嗯,看到了。”林寒笑着对老头晃了晃手里的箫,“现在它是我的了,你既然是懂行的人,不妨再看看我随身的这支如意玉箫如何?”
老头双手接过,看雕工、看材质、看器形。
忍不住连连称赞。
“极品!这才是真正的极品,老头子曾在王府当过乐手,这只箫比那些大国手的都要宝贝!”
门口的青衣女子听着里面的谈话,挑开门帘走了进来。
目光立马落在了林寒身上。
林寒转身回望,微微一笑。
青衣女子带着面纱,不过隐隐约约能看到一点轮廓。
即便只能看到一对眼睛,但这双眼已经美到令人窒息!.
第三百三十二章:互为知音,赴王家寿宴
一旁的完颜萍见了,都不免自惭形秽起来。
天底下怎会有如此美貌的女子!
即便不露真容,只是露出一对眼睛,她都觉得自己已经输了。
这双眼漆如点墨,亮如宝石,又不失灵气。
青衣女子身上没有一件名贵的饰品,衣着也简单单单,但无形之间给人一种高贵出尘的气质。
“刚才可是公子在纵情高歌?”青衣女子的声音十分悦耳动听。
“随便唱唱,唱的不好,让姑娘见笑了。”
“不不,公子的歌声里满是写意,而词中没有江湖二字,却尽是江湖儿女之情。”
“姑娘也是江湖中人吗?”
“我吗?算也不算,我想尽量远离它,但有时候又身不由己。”
青衣女郎又道:“公子如何称呼?”
“我姓林。”
“林公子唱的便是刚才吹奏的那首曲子吧?”
“没错。”
“小女子斗胆想买这首曲子,林公子尽快开价,只要给得起的,我绝无二话。”
林寒笑道:“姑娘很喜欢?”
“嗯15。比我自己会的那些曲子都要喜欢,今日若不是听到林公子这一歌一曲,小女子还真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一些词曲,唱一些小情小爱,寄情所表未免窄了。”
“哈哈,也不必如此评判。这一曲《沧海一声笑》就是为江湖无数人,无数故事而谱,自然尽显豪迈之气。在林某看来,曲寄于情,本就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看听曲的是什么人。”
“林公子高见,这曲叫沧海一声笑吗?真是充满诗意的名字。”
林寒扭头看向店主老头。
“老人家,有纸笔吗?”
“有有,公子稍等!”
老头立即拿来笔墨纸砚。
林寒拿起笔便写了起来,不一会曲和词都写好了。
“难得遇到知音,刚才有幸听到姑娘吹箫,林某一下便被吸引而来。不成想,姑娘已经离开,无缘见上一面说几句话。不料,姑娘去而复返,弥补了林某这小小的遗憾。”
“此曲便送于姑娘了,知音难觅,谈钱可就太俗气了。”
青衣女郎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小女子就收下了,林公子送我一礼,既为知音,自当还礼。”
她说着,从头上摘下一支钗。
“出门太急身上没带什么东西,本想送一支竹箫,但看公子的玉箫更是极品,老人家又送了你一支,此物便送于公子聊表心意。”
林寒伸手接过,“我会好好保管的。”
青衣女郎点点头,转身去了。
完颜萍在一旁看的直着急。
“前辈,你怎么不问问她叫什么名字啊?”
“额……倒是忘了,没事,应该还能再见到,到时候再问吧。”
完颜萍噗嗤笑道:“前辈,我倒是觉得这位青衣姑娘对你挺有好感的,若是再遇到,前辈大可以主动点,邀请她游山看景,喝喝茶什么的。”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嘿嘿,这就是女人的直觉。面纱后面定是张绝色容颜,下次见面,不单单要问她叫什么名字,更要看看她的样子,说不定是一段好姻缘呢。”
林寒揉了揉脑门,这丫头怎么一下子变得跟个媒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