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古怪的看了师妃暄一眼,赵长生着实没想到,这位堂堂慈航静斋的当代传人,竟然会跟这样一个隐藏的极深,以和尚的装扮行走江湖的魔道高人凑到一起。
“小邪王可是在怀疑贫僧` .?”似是看出了赵长生的心思,这位无悲和尚双手合十,对赵长生微微颔首,道:“贫僧并非是大隋之人,而是游走天下,行脚四方的游僧。”
不是大隋的和尚?
赵长生的脑海中猛地闪过一个连自己都有些难以置信的念头来。
“敢问大师,可是于弥隐寺出家??”赵长生惊愕的问道。
无悲和尚神色一变,眼中杀意闪烁道:“看来小邪王竟是连贫僧这种无名小卒都知道。”
这一刻,赵长生彻底确定了面前这位无悲和尚的身份。
“大师之前的法号,恐怕是法显吧?”赵长生凝重的道。
“正是!哈哈哈……”无悲和尚大笑起来。“想不到这大隋之地,竟然能诞生小邪王这般妙人。小邪王可愿入我门下?”
赵长生的警惕,无悲和尚的放肆,一瞬间引起了在场众人的惊愕来。
要知道,就算是面对邪王石之轩,赵长生尚且可以一边帮着祝玉妍稳定体内三才,一边信手拈花一般的以剑气阻拦石之轩离去。
可现在,面对这个和尚,赵长生却是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来。
就连师妃暄,此刻也开始怀疑,这位身穿白衣,身材魁梧的佛门高僧,到底是什么地方能够让赵长生这位崭新出路的小邪王如此忌惮。
正如这位无悲和尚自己所说,他并非是来自大隋。
甚至,他现在都已经算不上佛门弟子了。
这位无悲,曾经不过是弥隐寺的一个沙弥罢了。只是当年,在天剑无名和不虚和尚谈经论道时,当初法号还是法显的无悲,引起了不虚和尚的关注。
之后蒙受不虚和尚传授部分因果转业决,虽说之后不虚和尚很快就发现了法显根本在意的不是佛法,而是武功。拒绝了将因果转业决彻底转手给法显。
但这法显却是天纵奇才。凭借着部分因果转业决,翻转入魔,自创了佛魔双修的邪门武功魔佛手。
在年仅七十岁的情况下,返老还童,自诩无悲。
这位简直就是佛魔双修的典型了。
当然了,真正让赵长生警惕的不是这位无悲和尚的经历,而是他的实力!!
“多谢无悲大师的好意。但我未想过要投身空门。”赵长生摇头拒绝道。
“无妨!无妨!”无悲和尚摇了摇头,看向赵长生的视线愈发感兴趣了。
“不想入佛门也行啊!我的传承,佛魔兼具。乃是无上玄功。你本身就是魔门出身,何不入我门下,索性彻底入了魔道!”无悲和尚朗声说道。
赵长生还没有回话。
一旁的师妃暄就首先按捺不住了。
她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位和自己一块进入杨公宝库,言语交流之中,对于佛经有着独树一帜见解的大师,竟然会开口邀请赵长生入魔!!
刚才还跟无悲和尚站在一起的师妃暄,瞬间抽出色空剑,眉宇间一片凝重。
“你到底是什么人?”
面对师妃暄的试问,无悲和尚微微一笑,道:“若是没有遇到小邪王,本座说不定还要在你的身上下点功夫。现在么……”
一股可怕的气势,骤然在无悲和尚的身上爆发开来。
仅仅是气场上的变故,竟然在无悲和尚的周围,卷起了阵阵风浪。
“本座,魔和尚!!无悲!!”
师妃暄显然是未曾听过无悲和尚的名号。
但既然对方已经承认了自己魔门的身份,师妃暄想当然的将无悲和尚当成了大隋魔门两派六道的某位前辈了。
银牙暗咬,师妃暄沉声道:“你果然是魔门前辈。”
“非也!非也!”无悲和尚脸上兀自挂着和慈悲的笑容,但诡异的是,这张看似充满了祥和的笑脸,却给人一种无法言语的邪恶和恐怖的感觉。
“入魔并非是魔门,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贫僧本性贪恋武功,为求武道之强横,以求佛之心入魔。此乃贫僧本性。”无悲和尚双手合十,微微对师妃暄低头道:“你现在所行所说,非你本性。一味求索,不过是缘木求鱼。欲求佛法之大道。何不与贫僧一般,明心见性,以求……”
“住嘴!!”师妃暄怒喝一声。
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师妃暄感觉像是现在这般无助。
在这个无悲和尚三言两语之间,她的心中竟然动摇了。仿佛一直以来坚持的心念,和自己本性完全是相反的一般。
无悲和尚之所以难缠,除了他本身实力强大,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厮入魔,真的是他的本性。
曾经法显时期,他的的确确是一个心有慈悲,一心向佛的和尚。
甚至于,曾经有人询问他,弥隐寺的武功是否徒负虚名。为了验证这一点,对他大打出手。
那个时候的无悲和尚,怕一出手会误伤村民,冤冤相报何时了。索性只是被动挨打。欲以此从而平息村民的愤怒。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曾经的无悲和尚,或者说法显,的确是在按照自己内心善念而行。这不是伪装。
但当不虚和尚传授了法显因果转业决后,法显彻底变了。他开始痴迷武功,哪怕是从因果转业决的只言片语中,依旧修炼的头头是道。
而他这样的做法,自是让不虚和尚怀疑,他入弥隐寺的目的,就是为了武功,之后彻底绝了传授因果转业决的念头。
迟迟没有得到不虚和尚传授剩下的因果转业决,内心始终无法平静,再也不像是曾经,可以安心参修佛理的法显,失落之下,找到了年长的师傅求解。
结果那位师傅却告诉他,佛心已尽不可强求。
一气之下,法显直接离开了寺庙,并且在之后,领悟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本性,绝非是行正道。最终决定,翻转入魔。成为了现在的无悲和尚。
无悲和尚并非是传统认知上的恶人。
他的所作所为,乃是直抒本性。这是一种另类的功德的积累。
念念无滞为功德,天魔本性极恶,依本性恶念,横行杀戮。认识本性,横行杀戮,即成自在,与佛平等。
可以说,无悲和尚已经走上了真正意义上属于他自身的觉悟之路。
相比起来,师妃暄就差远了。
这也是为什么,无悲和尚三言两语之间,就能够让师妃暄心境动摇的原因。
无悲和尚并未真正的去蛊惑师妃暄,只不过,在短短时间里的接触中,他已经感觉到,这个表面上仙气充盈,宛如仙子一般的少女,本心本性,绝非是现在表现出来的这般。所以才会给以师妃暄一点微不足道的提点罢了。
真正让无悲和尚感兴趣的,始终还是赵长生。
“.ˇ小邪王,入魔道,非为魔门也。乃是抒发本性,明心见性,积累功德,以求正果的过程。”无悲和尚认真的道:“贫僧行走列国。见过不知道多少武林豪杰,然则唯有在你身上,贫僧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彻悟。你既是贫僧成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