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1 / 2)

明末的格里芬指挥官 7482 字 11个月前

“赵氏之女便由我带走,各位村民,自去自去....”

大量的明黄色烟雾在大雨中弥漫开来,姜寒的身影在其中逐渐隐匿不见,村民们看着眼前的神迹,纷纷在地上磕头跪拜,而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两辆马车,悄然离开了村子。

快润!!

第一卷 : 第44章第四十二章:传言,与到达

大明北直隶,最近流传起了一个传说。

据说,皇帝无能,朝堂被奸邪把控,连番压榨百姓,引天怒人怨,故而降下天地大劫,令天象紊乱,气候无常,战乱频频,而应此劫难,山间有大魔侵扰,水底有恶神盘踞,作威作福,称霸一方,有一妖物,自称河神,占据了一方水道,它告诉民众,自己会保佑尔等风调雨顺,但条件是,必须定期献上童女子与其成亲,否则,便降下大雨,数日不停,田间禾苗淹死无数,百姓苦不堪言,以至于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然,上天有好生之德,随派雷部正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座下弟子入凡间行走,斩妖除魔,恰巧偶遇此恶神向民间索取童女,当即怒而拔剑,以五雷正法煌煌天雷将那恶神活活劈死,并为百姓传授大劫之中求活之法,并再次做出预言:不如两年,将会有一场更加严重的劫难降临北直隶。念百姓疾苦,仙人再言,此劫,或与硕鼠有关,望民间能多加防范,说完,便腾云而去,仙人离去后不过数个时辰,天地放晴,持续数日的大雨消散。

大明后期的文化圈产业相当繁盛,各类小说话本,传奇故事络绎不绝,那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又在民间脍炙人口,加之时局艰难,民众就更加需要一个心灵上的寄托,来安慰自己慌乱的心灵,加之,此事亲历者言之凿凿,事后更是有官府查探过了现场,那被天雷劈出来的巨大焦黑坑洞做不得假,更为这份传说加上了一份可信度。

皇帝失德,奸臣当朝,所以才导致天地愤怒降下大劫的说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市场,自古文人相亲,凭什么他做大学士吃香喝辣,我只能在这啃咸菜梆子?肯定是他懵逼圣上,收了黑钱了!换我来我肯定比他强!所以,这一则原本是野狐志怪的传言在民间愈演愈烈,各类说书先生更是为其中演化出了无数个版本,其中民众最为关心的,乃是那仙人所寓言的,与硕鼠有关的大劫是什么?

能够引来仙人示警,这等劫难必然非同凡响,可,这等劫难,又是什么呢?

朝堂之上,崇祯的脸色很不好。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自己是个非常敬职敬责的好皇帝,那魏阉把持朝政,为祸一方,自己登基就除掉了魏阉,还了天地一片朗朗乾坤,为兄的更是临走之前,握着自己的手做出美好祈愿:“吾弟,当为尧舜”

自继位以来,他每天007一样的加班,勤勤恳恳,吃饭都吃的是最简朴的饭菜,衣服穿的是最简陋的衣服,内库里甚至拿不出用来修缮宫殿的钱,全被他拿去供应辽东前线,他都这样了,民间居然还有传言说他无德,上天居然还会降下大劫,难道这天地都瞎了吗?

那如果自己没问题,肯定就是这帮大臣有问题,没看人家神仙也说了吗,奸贼当朝,一定是这帮狗崽子欺上瞒下,才会引得民间怨气滔天,才会有这样的传言!让我逮到非得弄死两个!

老朱家的光荣传统那就是做稻草人,若是有官员渎职,有官员贪腐,都会被抓去做了费德提克,只不过老朱家的手办保质期比起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来说,保质期短了那么一些。

“各位,这坊间的传言,都听到了吧?”

崇祯的声音回荡在宫殿里,让下面打瞌睡的衮衮诸公精神一振。

“启禀圣上,我大明风和景明,波晏海清,端的是盛世景象,偶尔气候不稳乃是常事,古人云,山无常势,水无常形,乃是自然之道,这传言,简直是一派胡言,臣恳请封杀此言,以正视听。”

左都御史唐世济上前发言,为此次会议定下了主基调。

“是啊是啊,圣上万万不可被这妖言惑众之言所影响,圣上当朝以来,兢兢业业,我等全是看在眼里的,这民间疾苦,全是那魏阉遗毒,那魏阉把持朝政多年,一人之下,民众苦其久矣,当今圣上明察秋毫,将其诛杀,民众才得以喘息,圣上乃是不可多得的明君啊!”

有官员上前为崇祯鼓吹,此一番话语一出,朝上作为阉党一派的官员心头一动,互相点头,此人必然是东林!想办法整死他!

但现在不行,现在皇上明显情绪不对,给他安抚下来才是正经。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不停的一记马匹拍上,这大明在他们的口中,俨然是一副,太平盛世,人人有肉吃,人人有衣穿的富庶景象了,对于那传言的发起者,更是极尽诅咒之能事,恨不能当场抓到那传言发起的人给下了油锅。

你耽误大伙捞钱了,你知道吗!

“诸位爱卿,也不能全然否定。”

崇祯被一发一发的马匹拍的有些飘了,语气也从各位变成爱卿,朝下的众大臣们明显松了口气。

还好这个棒槌比较好糊弄三言两语就给他忽悠瘸了,哈哈!

“不过”

就在众大臣以为此朝会关键问题已经结束,下面进入会议流程就完了的时候,崇祯偏偏又来了一手转折。

“世上之事,本无空穴来风,这传言能够兴起,必然是有一定缘由,我大明官员里,必然是出了害群之马!”

“还有那硕鼠之劫,众爱卿又有何高见?”

这.....众人没想到这傻棒槌突然清醒了一回,可第二句话又把大伙整迷茫了,就一个硕鼠,能有啥劫?

看台下众人迟迟没有主意,崇祯微微叹气,这大明,还得看我啊。

他淡淡开口:“硕鼠者,仓中鼠也,北直隶连番大旱,那硕鼠怕是被民间早就捉光了,故而此劫恐怕是在暗示,我大明朝内,有硕鼠中饱私囊,或将在不日引发劫难!”

此言一出,朝上大臣们纷纷噤若寒噤,心虚不已,在座的谁没捞过钱?谁家里不是家财万贯,肥的走不动道?这硕鼠不就是说他们吗,这时候开口,是不是就算承认了?

“故而,朕决定,开启百官大考,以查验我大明官员是否称职,是否有硕鼠混在其中!朕也将自查,请百官监督!”

原本姜寒的意思是让明朝的百姓官员们小心老鼠,老鼠还能有什么毛病,不就是鼠疫吗?这事你拉出来个小学生都能琢磨明白,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崇祯的脑子和正常人不太一样,思路清奇,将硕鼠理解为朝中有贪腐官员,侵蚀朝政,不得不说,理解堪称企业级。

这要是让姜寒知道,当场就得称赞他一句癌症晚期,这大明朝在他手里,没的不冤。

这都马上要爆发瘟疫了,你还搞官员考核,是真怕有人给你干活啊!

大臣们也蒙了,这能反对吗?这要是第一个开口,不是说明自己心里有鬼吗?在座的家里谁家没个几十万白银起步?经得起查吗?这要是把锦衣卫招家里,不是当场完犊子吗?考核就考核呗,吏部的人总比昭狱的人好说话啊。

朝上大臣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开口说个不是的。

“看来众爱卿也十分赞同朕的决定,很好,那么便拟定圣旨,明年便开启百官大考!”

崇祯点着头就确定了这件事情的结果,让百官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好,那么接下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远在千里之外的姜寒,此刻还不明白自己的警告,不但没有达到预警世人的效果,反而还起了反作用,让崇祯开启了官员大考,进一步降低了明朝官吏的办事效率,让鼠疫的作用更进一步的扩大了,此刻的他,正在过安检。

扬州城的城墙是从古宋朝就一直遗留,在此基础上又多加修缮建筑,相当坚固。

江南风景,不同与北直隶,这边的情况要好得多,可能由于江南鱼米之乡的缘故,这边所受到气候的冲击相对要小一点,虽然也有限就是了。

这里至少能看到绿意,能看到碧水,比起在北直隶的黄土漫天来说,会让人心情放松不少。

“姓名?”

“姜寒,姜牧之”

“嗯,来扬州所为何事?”

“读书考取功名”

“原来如此,进去吧”

假装读书人,这是姜寒准备好的进城策略,明朝对于读书士人是相当看重的,读书人的地位相当高,只要你有功名在身,你就能够定期领取政府补贴,而且还有面见官员可以不跪的权利,大明朝的知识分子,是彻彻底底的特权阶级。

果然,看姜寒一副读书人的模样,那守门兵丁很快便放行了,其实也是在仓里并未发现什么武器,尤其那十几匹马拉着的马车也给了这些兵卒们很大的压力,这年月能有十几匹马,还是读书人的,那指不定是什么大官的公子,可惹不起。

江南的城比起北方来说,又是另一种风味,北方大城的风格周正大气,江南的风格更加秀气清丽,相对来说更加充满了文人的小资情调。

南方的读书风气很浓,而扬州城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漕运上是一个相当难得的中转之地,所以各大盐商都在此处聚集。

有钱人多,享受的地方就多,这里的人有一句话叫,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 皮,讲的就是扬州城的吃,和玩。

吃自然就是这里的灌汤包子了,在这个扬州炒饭尚未驰名全国的时候,扬州城最引以为豪的美食,就是灌汤包子,下午水包 皮,自然是泡大澡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