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节(1 / 2)

明末的格里芬指挥官 6637 字 11个月前

“官府有了朝廷连环杀人案的新线索,现在要对你客栈内的住店人员进行搜查,你若配合还则罢了,你若不配合,哼哼,一个窝藏凶犯的名头扣下来,你担待得起吗?”

一番夹枪带棒的威胁,让掌柜面上苦涩,但也没有办法,他们做客栈地,接待往来行商,拼的就是个方便安逸,这要是连睡觉都让客人睡不安生,下次是肯定不会住他们家了。

但掌柜有的回绝余地吗,并没有,得罪客人没的是钱,得罪了官府,那没的就是命了。

“你放心,我等也不是什么不通情理之人,只是例行查案,不会过多为难”

不咸不淡的安慰一句之后,捕快们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他们开始走上客栈二楼,挨个房间敲门,只是手法上,有那么一些的野兽派主义。

“谁啊!大半夜不睡觉要死啊!”

如此粗暴的敲门法哪里还有叫不出人的道理,顾客们一脸愤怒的打开门,看到的就是门口面无表情的捕快,一腔的怒火瞬间就憋了回去。

“官爷,您,您这是.....?”

“官府查案,近两日你到了济南城之后,都去了哪?”

“官爷您这话说得,我一个贩布料的,还能去哪啊?不都是在布庄子耗呢吗?”

“晚上呢?”

“晚上,晚上自然是回客栈睡觉了....”

这样的对话,上演在许多不同的房间门前,捕快们根本没想着问出什么结果来,他们目的,乃是排查,排查这些最近进城的人员们今夜,此刻是否在安安静静的睡觉。

因为不久之前,城北刚刚又发现了一起凶杀案,作案手法如出一辙,又是同一人所为。

捕快们已经明白了此人身手十分不凡,想要直接抓到难度极大,根据捕头的想法,他们转变思路,用起了排除法。

在近几日进城的这些人员,除了少部分走进访友之外,大部分往往都无固定居所,只能住在诸如客栈之类的地方,在凶案发生之后,对这些场所快速排查,能够极大地缩小排查范围。

很笨的法子,但是很有效。

很快,靠前的房间全都被捕快们查了个遍,有捕快来到了后方的一扇门前。

砰砰砰!一如既往的粗野范,大手在门上发出急促的响声,但里面,无人应答。

砰砰砰!再次敲门,依旧没任何反应。

“这里头住的是什么人?”

连续两次没敲开门,捕头发现了这里的异常。

“回,回禀大人,小人也不知,只知道,是一名女子”

“女子?”

捕头心中的怀疑有些减轻些许,但未曾散去,而在两人说话的功夫,那捕快已经又一次拍门,嘴上还多加了一句:“官府查案,速速开门!”

捕快还想拍第四次,被捕头直接打断:“别拍了,直接把门砸开!”

大晚上的拍门三遍不应,里面的人有八成是不在房里,哪怕不是凶手,也违反了宵禁,不抓回去审问肯定能问出什么东西来!

捕快听了吩咐,点头应是,退后两步提气抬腿,正要蹬出去,大门被猛地拉开,一个娇小的身影一脸不善的看着他们。

“干什么?”

这人影发丝飘散,衣衫稍显凌乱,胸前一马平川,眼间一道刀疤,不是45还能是谁?

“官府查案,适才敲门你为何不应?”

“我一介女流,收拾衣服自然要更花费时间,倒是你们大半夜不睡觉,跑这查案?”

捕头盯着45,像是要在她脸上看出花来,45毫不畏惧的瞪了回去,两人眼对着眼对峙半天,捕头最终妥协。

这么理直气壮半点心虚也无,胸前毫无起伏,没有运动迹象,怕是问心无愧了,问了话查下一家吧。

而在门后,捕快们看不见的地方,45手中枪械早已拉下了保险,脚下的鞋子上,沾满露水,还有丝丝血迹残留。

扬州,城外三里,一队人马正沿着大路向外而行,这一行人腰间配雁翎刀,身穿修长官服,顾盼之间无人敢与之对视,路上见到的百姓纷纷躲避,如同见了瘟神一样,几人周遭之间空出相当一段距离的真空。

“这千户可真会磋磨人,如此冷的天,给我们这么个差事”

有人在队伍里抱怨。

“这还不乐意?这可是肥差,眼看着就要过年了,这趟一行,必然能满载而归,这还不好?”

身旁的同事应声调侃。

“哈哈,也是,这一番下来,定要那农庄的主人,狠狠出一趟血,才能补了咱弟兄们的车马费!”

几人大步流星,目的地,正是远处的,姜家农庄!

第一卷 : 第131章第一百二十六章:冲突

如今的姜家农庄,由于大规模的招工尚未结束,此刻依旧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招工处热火朝天的同时,其余部门也完全没有闲下来的意思,由于之前好好斗了一波地主,姜寒现在物资充沛财大气粗,建筑队每天都在向外扩张,砍伐树林用来作为建材,原来的那些个老房子拆下来的旧木材就用去烧炭了。

同时,也有不少的流民原是猎户出身,这些人被头头们也按照姜寒给的思路编成了小队,让他们去山里狩猎去了,如今的山里,经过了人形们的扫荡之后,安全多了。

野猪和小鹿这种大型猎物先不谈,最让庄户们在意的猎物,其实是山里面最为常见的——兔子。

兔子可是个好东西啊,生的又快,又好养活,每天一把干草就蹭蹭长膘,身现在是冬天,这些兔子全都披了一身厚厚的绒毛,这些绒毛能够反复收割,收集一批之后,就能够用来纺织出衣物来,能够极大地解决取暖问题,毕竟,在外工作,可没有火炉。

被捕获的兔子都被养在庄里,和姜寒买来的那些鸡鸭,猪崽,还有各种牲口们养在一起,一片欣欣向荣。

锅炉房每天都在燃烧大量的煤炭用来进行取暖与热水的烧制,作为一个标准的种花家,多喝热水这件事,刻入了姜寒的DNA里面,锅炉房和铸造房,就是两个纯纯的吃煤大户,要不是那位温大人家底深厚,根本无法支持这么庞大的消耗,尽管如此,也足够让姜寒感到心急。

得抓紧时间买几个煤矿了,不然这么造谁能顶得住?

庄内的人事工作进展很顺利,几位头头脑脑办事能力相当强,说起来自己都不知道那几位叫什么,就记住了个姓,回头得问问。

让姜寒有些哭笑不得的是,自己之前在家里实验性的搞得那个诉苦大会,居然被搬到了庄子里,在此次招新的时候,战果颇丰,第一天就哭晕过去好几十号人,给后方接受调养的那帮女子都镇住了,这咋回事怎么这么伤心呢?上前一问,双方这么一交流可坏菜了,这边的遭遇也是半斤碰上八两,一听人这么一哭诉,借人度己,悲从中来,也哭上了,整个庄子里大晚上哭成一片,跟闹鬼似的,周围山上的狼都找过来跟着一起叫。

这样做的效果姜寒不知道有没有,但是他愿意去让这些人进行尝试,就当是提前做了思想打底了,不得不说,在做过第一次诉苦大会之后的庄户们工作热情十分惊人,干起活来嗷嗷叫,既然有效,就让他们去做,省了姜寒出面去做思想动员,毕竟,在他心里,个人崇拜还是要不得的。

姜寒对于目前的状况还是比较满意,不过,战争的阴云笼罩在头顶,还是让人开心不起来啊....

就在这时,自己的院外却传来一阵嘈杂声,有几位庄户跑进门来,气喘吁吁:“东....东家,快,外面来了一帮子,一帮子锦衣卫,说是要找您”

锦衣卫?

这个节骨眼上,他们来找自己干什么,该不会是大过年的没钱办年货,臭城里的上我们这要饭来了吧?

对于锦衣卫,姜寒还是有些印象的,总的来说就是,没啥好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