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1 / 2)

明末的格里芬指挥官 7525 字 11个月前

对济南城百姓来说,在鞑子入城之后,简直就是人间地狱,这些清军士兵,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归化之后的汉人士兵们,这些人面对自己曾经的同胞们,下起手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倒不如说,比起清兵来说,还要更狠一些。

哪怕作为一个早就在战场上看惯了各种恶心事情的人形来说,这些人的行为都相当的令人不适,NTW想不出还有什么不离开这里的理由。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跟指挥官了解过了,这个东西叫什么,什么,乡土情结,对,就是这个”

45点了点头:“这个国家的人,都相当具有这个叫乡土情结的东西,对于自己生活的地方,相当的看重,哪怕是死都不愿意离开”

“你什么时候跟指挥官了解的,我怎么不知道?”

原本45期望的答案是这些人能够再问问为什么会这样,自己就能够把获得的更多情报显摆出来,结果没想到重点从一开始就偏移到了姥姥家。

“哎~?我们的404小姐,居然当上了小偷猫的角色啊”

虽然是新来的,但是起哄架秧子这种事,怎么能少的了AK-12。

老乐子人了!

虽说是乐子,但是作为老海王的姜寒,AK12的好感度,也自然被他拉到了满级,所以AK12在起哄的时候,内心中也多少存了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情感。

“我...我当然是在进行行动汇报的时候了解的了,话说你为什么会对这个这么在意?难道说....?”

“我...我只是问一下行动细节而已,你别误会!”

看着马上就破防的小公主,AK12一脸的恨铁不成钢,怎么大伙在旁边都给你上劲呢,就你在这拉了胯了呢。

王府之内,多尔衮正在筹备突围计划。

“主...主子,咱们真要现在突围吗,外头的炮可还架着呢,万一您有个好歹的,奴才九死都没办法原谅自己啊”

作为多尔衮的贴身奴才,最关键的核心技能,就是,要为主子着想,事事都要把主子放在第一位上,这样才能是一个优秀的奴才。

“外面的炮声,已经一个时辰没有响过了,我派人在建筑外活动,也没有听到轰击声,定然是有其他事务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如今城中情况如此混乱,我必须要尽快突围出面主持大局。”

在NTW撤离三十分钟之后,多尔衮就已经察觉到了炮击停止的情况,但是他不敢用姓名做赌,所以他派人在王府内进行小范围的活动试探外界的反应,并逐渐增大规模,在数次试探都没有反应的情况下,多尔衮合理猜测对方应该是离开了,现在,便是突围的大好时机。

看着开始集结部队,并且向着王府外不断移动的多尔衮部,NTW淡淡向着M4汇报了他们的去向。

“那个,为什么不直接刺杀掉他们的指挥官呢,那样的话,效果不是会更好吗?”

看着不断发出呼号声,向着城外开始再次集结周遭部队,不断突围的敌方标志,MG4对于眼下的安排有些不解。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就应该直接一枪把对方的指挥官直接毙掉,这样的话,失去了指挥官指挥的军队不是彻底陷入混乱,自己这边打起来也会更方便吗?

“按照作战目标,是这样没错,直接摧毁对方的高层指挥,能够让我们的作战行动更加方便,他们也不可能组织起什么有效抵抗,但是....”

“但是这样就没办法达成我们的主要目的了”

频道里,姜寒出声解答了接下来的疑惑。

“一旦多尔衮死在这里,对于清军来说,绝对是一个无法接受的结果,作为皇家亲王,他的死亡会让整个清军陷入愤怒状态,原本他们的计划就是劫掠之后走人,但是如果多尔衮死了,他们可能就不是那么想回家了,而是会继续接着南下”

“到了那时,我并没有能够抵挡得住对方对于眼下百姓们侵害的能力,我们需要发展时间,需要发展空间,同时也需要清军这个对手牵制住明代朝廷的视线,拉锯的形势维持的越久,对我们来说,就越有利。”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服务的,也许更长远来看,杀掉多尔衮可能会更好,但是目前,我们承担不起清军大规模南下的风险”

“原来如此...是,是我想的太狭隘了,抱歉指挥官。”

MG4有些不太好意思。

“没关系的,不用为此感到抱歉,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就告诉我,我会一一为你解答的,每个人都会有不明白的事,没有跟你说明白这是我这个指挥官的问题,不是你的,你做的很好”

姜寒开始了他的特攻技能,大亚撒西之术,一下就给MG4干沉了,小脸通红低着头不说话了,通讯频道里也没了她的声音。

“哎呀哎呀,有的男人,真是恶劣...”

45啧啧出声,对于姜寒这个茶艺大师行为表示感叹。

“45姐,你们的行动也非常完美,因为你的准确情报,和优秀指挥,我们的行动才能够如此顺利,让我能够安下心来专心经营大后方,对此你和M4功不可没”

作为老牌茶艺师傅,怎么能够被这样的挑衅乱了阵脚,反手便是一番情真意切的赞扬。

“啰嗦....好了,少说两句吧,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做?”

我们可爱的45姐,果然是没能防出去。

第一卷 : 第150章第一百四十四章:题

待到韩祭酒来到姜家庄子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人声鼎沸,一派热闹景象了。

大年三十,本该是休息时间,各家待在家里安心准备过年,可奈何年景败坏如此,许多劳苦人民不得不在这个日子依旧外出做些小生意,以求能给家里多些补贴。

而近日以来,很多扬州城民众心中首选的做交易地点,已经从扬州城内的官市,转移到了姜家庄子的内部行市里了。

说是庄子,但如今的姜家庄子规模已经跟农庄完全不搭边了,高高的砖头厂房拔地而起,阡陌的路面,大量的石灰石被购买,按照姜寒给与的比例打碎配比成为原始水泥,投入到了这些建筑的建设之中,加上姜寒灭掉那位本地头号大盐商之后得到的相当多的土地,被他通过换购的方式都换到了农庄附近的地块,并还在向外不断扩张。

而在这之中,为了与外面互通有无,又方便管理,就专门划出来一片区域,用于一些简单的商业活动,地里刚种的东西啊,山上打到的山货啊,一些简单的小玩意啊,都上这来,一来二去,都快变成一个小集市了

那么为什么民众放着城里不去,要到你这来买卖呢?

很简单,说来不过一个字:税!

这市面的管理,是需要花人力,花时间,花资源来维护的,在小农经济体质之下,各个村镇,都会有自己的小集市,这些集市往往是由当地的地主大户来负责管理,而他们在付出资源维护的同时,也会收取一定的税收。

按理来说这也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可问题就出在这了,明朝的底层官员和地主,可都不是什么好玩意,官府敲定的税收不算,他们还要自己罗列出一系列的税来,进了集市要收税,摆摊要收税,买买东西要收税,你再集市里喝口水,他都要收税。

反正你们在进行的,都是商业活动,商人那都是贱业,我就算剥削了你,你也没处说理去,下起手来那更是心安理得。

相比之下,只收取每笔交易中的2%的商业税的姜家庄子,简直就是如同桃花源一样的好地方,在这里不会担心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税,庄子里的护卫也充足,在街面上不断巡逻,也不怕有贼人劫掠自己的货物,老百姓在这做买卖,别提多安逸了。

而在这里,通用的货币不是铜钱,而是让这些老百姓更加安心的货币——粮票。

只要凭借手中的粮票,就能够在庄子的办事处换取等额的粮食,写了多少,就是多少,完全没有手中的铜钱明天就可能会变得不值钱的担忧,更是让不少人大胆的更换货币,换成了这薄薄的粮票。

潜移默化之中,一套独立的经济体系,正在慢慢形成。

看着眼前的繁华景象,韩祭酒甚至感觉自己好似是刚刚穿过了桃花源的入口,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比起外界的民众一个个面黄肌瘦,精神萎靡,破衣烂衫的那个状态,姜家庄子里的庄户们如今吃饱穿暖,完全不一样。

眼前的状况让能够挣到润笔费的希望更大了些,韩祭酒紧了紧身上的棉袄,上前询问。

可天有不凑巧,韩祭酒在出门的时候,已经是临近中午,到城里屠户那转了一圈磨磨蹭蹭,又在出城路上耽搁一会,如今已是下午,韩祭酒很快就发现,自己的活,早就被人抢光了。

要知道,给人写春联挣润笔费,这可是好买卖,多少穷书生伸长脖子等着呢,早在姜家庄子放出消息来的第一时间,这些个人就在往这奔了,好家伙,书生一碰头,内卷就开始,你这边写的规规矩矩,我这边就潇洒飘逸,你这边写个对联附赠福字,我这边就多饶你一份吉祥帖子,都卷出花来了。

可这大过年的,谁还不是为了活着呢?

又上门一家,得到的依旧是人家的对联已经找人写好了的结果,韩祭酒失落无比,原本升起来的希望火苗,就像被路边过来的一只野狗撅起后腿来呲一泡尿,浇了个干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