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节(1 / 2)

明庭与秦云前前后后谈了两次。

一直无法达成共识。

第三次秦云宣诏召见明庭,勒令其使女儿撕毁订婚之书。

这一次是在大殿上议的,群臣左右分列。

秦云本以为能借势让明庭知难而退,不曾想却遭到对方严辞拒绝。明庭因此彻底得罪国主......好在堂堂【南候】也不会任由国主可以拿捏的。

当时秦云脸色非常难看,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却也没敢太过分。

只下令限明庭即日离开翠冷京,回去专心镇守南域七城。

这个就是大义了,乃是世代【南候】的职责......

而夏漓自然不可能让这对父女带走,等到迎入后宫,还不就是她秦云的爱妃了?就算早有婚约,一纸文书而已。

又能若何?

这限期离京的谕令一出口,任谁也听出来这是要将明家父女驱逐。可能还有永久驱逐的意思,只是没说分明罢了。

秦云清楚夏漓与明昙乃是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她怎会不有所防范?

明昙往后要是常来京中,也不是没有法子潜入宫中跟自己的夏妃私会。万一两人往后还纠缠不清咋办?

这世上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总不能一直派宫中几位灵武境的耆老去守着一个妃子吧......

第九十二章 南候明庭,永不朝京(53/283)

故而。

秦云直接就彻底断掉明昙的念想,让其父女二人立刻离京,回南域好好镇守。

此举犹若一个大耳光,当着众臣之面打在了明庭脸上。

他堂堂南方候,竟然连自己女儿的未婚妻子都保不住。更让他气愤的是,国主如此无道,竟然为了一名女子败坏伦常礼仪......宁愿失去君臣之间的和睦,也要一意孤行!

这个信号,令明庭意识到之前的他们是不是错误判断了秦云的性格。

如果不是重色到一定程度,决计无法定下这等不知轻重的决意......

而且。

见微知著,今日秦云为了美人夏漓可以强抢,明日为了其他什么是不是会作出更加过分的举动呢......所谓君王,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此无所顾忌的行径,势必为天下惹来灾祸!

盛怒之中,明庭依然想到了这些,在为翠冷王朝担忧。

但与此同时,这位南候也是性情异常刚烈的一个人。想到自己为国效忠半生,明家世世代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今日,更是如同狗一般被秦云扫地出京门。

盛怒之下,气愤不过的明庭在驿亭的京门墙上,题下一首诗: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

南候明庭,永不朝京。

写完之后将笔一摔,带着女儿扬长而去。

......

无论是发泄愤怒也好,找回颜面也罢。

亦或是明庭仗着南域七大雄关,手握重兵觉得秦云为了举国安定不敢讨伐自己......总之,那首诗是题下来了,并且很快传的人尽皆知。

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

秦云二话不说,立刻发缴文征讨南域。

明家固然兵权在握,势力雄厚庞大,家将也是勇猛非常,麾下灵武强者也有两手之数。

但彼时的秦云还拥有天下之力。

此番明庭于京门题下反诗,即使是最交好的夏家也不敢多言......

秦云令大将军陈朋为主帅,集结五倍于南域的大军共伐七座城关。因为本就熟悉各城城防布置,粮草位置。

此番又是突袭。

只八月功夫,就将明家击溃。

明庭战死沙场,明家族裔纷纷或杀或狱。

只有明昙没能抓住,据说当时已经擒获但在押送回京的路上,被一女子所救,其容貌与夏漓酷似。

又有一说,在途中明昙因为悲痛至极,为自己沉迷夏漓美色而害得自家家破人亡,途中已经疯癫,突破了境界挣断枷锁遁去无踪。

消息传回来后朝野震动,无数人摇头感叹明庭不智......

却又在心底隐隐察觉到国主的变化。

尽管这个变化不算很大,但一些深谋远虑的臣子已经暗暗记在心上。下定决心如若秦云再犯,自己拼死也要谏言!

这个时候,已经离当初国主说要选夏漓为妃过去了大半年。

前两月一直有人在为夏漓讲解宫中规矩礼仪,每日早中晚要对谁请安,又要做些什么,哪些事情又不能做等等等等。

同时,还有侍女为其量体裁衣,制作华服。

嫁给君王时所穿的婚服、平日里妃子的常服、每月重大节日以及每年祭天所穿的礼袍等等等等......

工匠也拿来无数图册,让夏漓选择自己喜好的金银玉器等佩饰。

每日人来人往,劳累不已。

笙笙倒是无所谓啦,其实她还挺好奇这些东西,算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吧。一开始她也没料到仅仅是妃子的婚礼就如此繁复。

但‘夏漓’,也就是郦柔就惨咯......

每日郁郁寡欢,却又因为消息的封锁痴痴等待明昙而不得。

当时第一个月明昙都还没找来之际,笙笙就断定表姐那边一定是出了什么事,尽管有些担心......不过她看出祖父有意回避这个话题,郦柔问了好几次都不正面回应。

已经心里有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