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道胎,意味着真正踏上了问道之路!
故。
若是非凡之辈,其元婴凝化道胎之时,必有非凡之象......这个【象】,有大有小。小到方圆三尺,浮光掠影。
大到满城烟雨,飞花飘絮。
不过,当这样的景象涵盖一方地界,令风起云涌万人乃至于数十万人共睹时,这样的【象】通常称作——天地异象。
古往今来。
凡元婴化道胎之际,生出天地异象的......
只要中途不夭折,往后必将成长为一方惊天动地之大能。
这个结论不是幽凤下的,而是幽凤原型的那位上古先贤留下的一丁点学识......在先贤的那个时代,此论是公认的通理。
另外。据幽凤本体留下的记忆。
她原型的那位先贤在婴化道胎时,也出现过天地异象。
当时......
岁值凛冬深寒,万里河山却草木复苏,七十二城繁樱盛开,云天飞花,地涌青莲。那一刻春回大地柳绿花红,百花齐放冰雪消融。
也是巧了,那位先贤同样是先天木德。
只不过同眼前之人有甲乙之分。
“你们快看天上!”
“我的老天爷,那是什么?!”
“这......这难道是古书里记载过的‘晴空’,说是未有海雾弥漫之前,先祖们便生活在如此明亮澄澈的天空之下。”
“好漂亮的青色,老夫只觉前所未有的心旷神怡,忧思压抑尽去!”
“是啊,我也是......好舒服啊......”
在幽凤心思百转之后,众人也终于发现万里青空的天地异象。
要知道此刻翠冷国已经是秦英为王了,也就是意味着最末一代,离涂山国出现也只差两三百年左右。
这时候的翠冷天空,虽然没有涂山那么阴郁低沉,却也是成天灰蒙蒙的。
终年不散的海雾遮蔽寰宇,此前人们习惯了这种天气还觉得没什么。此刻明昙婴化道胎照出天地异象,使云天青碧如洗......
这一下子。
所有人才发觉自己从前生活在一个怎样压抑的环境下。
“道胎!断盟主凝化道胎啦——!”
“老夫闻道胎出时,非凡者伴有异象。这么宏伟的异象不会是她引起的吧......?”
“怎么可能?”
“纵古论今,修为最高的秦二祖凝化道胎时都只有满城剑器共鸣,这已经是有记载以来最大的动静了。”
因为双凤从陶俑化为人时就已是道体道胎之上,翠冷国有记载的道胎异象,当属秦二祖最大。
不过。
那也是人们能够想象到的大动静了。
一人突破,一城剑鸣......
在此之后,能够三丈左右的金木水火显化,便算了不得的人物啦。
如今。
却是长天万里,碧空如洗。
无数修行者为之惊叹的同时,也不肯相信这是断情引起的。
但无论他们信或者不信,都不影响这位世人公认的绝代天娇,一日连破二境,踏入五百年内再无人涉足的【道体境】!
昔年,海外异客与翠冷国人有交流。
曾言说‘问道’有八步,一步一散华,一步一燃灯。
问道之路便是点燃八盏灯烛......修行者是那迷途之人,最终借由自己亲手点燃的烛火,找到来时归途,找回真正的那个‘我’。
我,即是道!
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唯道长存。
这......
便是芸芸众生所渴求,为之拼尽全力也想寻求的求道长生之路,天地同寿之法。
但具体八步是什么,海外异客语焉不详。
只说第一步是‘祛凡胎’,第二步乃‘成道体’,第三步为‘登仙梯’......其中每一大步又分数小步,越往后越是艰难困苦。
被一小步卡住的修行者,往往耗费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光阴无法突破,临终一刻回首往昔,暗道自己修为其实也不低了,荣华富贵信手拈来。
早知今日,不如当初潇洒一生也好过枯坐修行无有所获。
如此虚度了一世年华......
当然。
更多的修士不会为自己的付出后悔,因为第三步一旦走完,迈出第四步的话那就是与从前再不一样的天高海阔了。
第三步,用了一个‘仙’字!
山高万仞,人依山而居,云上而住,与鸟齐飞。
是为仙。
仙,有别于凡,修为本领暂且不论,就寿岁而言却是羡煞无数人。
据海外异客所言,登上仙梯才算真正的祛凡为仙,彼时寿岁可有六百,百病不生、容颜不老......当然啦,登上仙梯之前就老了的,理论上是变不年轻了。
另外。
寿六百只是‘仙’的起点,往后每踏一步,寿岁就蹭蹭蹭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