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新印’妫景翊的皇位也是从‘帝印枪’那抢来的。
这帝印枪吧。
便是女娲氏的第八世孙......从上往下数,子、孙、曾、玄、来、晜(kun)、礽(reng)、云、耳。
从下往上数,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帝印枪,自然就是【帝女娲】的云孙女儿。
也就是说帝泰望所在的时代,离盛夏皇朝建立还没过多久呢,那么遥远的时代发生了什么事至今已无任何文献古籍流传......
就连娲皇秘传石板,也是从帝泰望之后的那一代娲皇‘帝郁莟’,即17朝娲皇开始传承的。
另外,包括帝郁莟以及往后数的二十几代娲皇。
可能在她们所属时代,这石板是什么相当神圣或不可亵渎之物。没有任何一名娲皇在上面留下自己的神魂印记,或者批注等等......
直到第42朝娲皇。
即‘帝革池’开始,随后的娲皇们才喜欢在石板上留下自己的神魂烙印。
而且......
第三十四章 万古圣都——炎正城
起初还是以解读与批示,以及破译荒落符文为主。
后面就发展成日记形式了,有什么新鲜的见闻啊,当年发生过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啊,练功心得与体会啊,奇遇所获的绝学啊、甚至对盛夏皇朝未来的展望啊等等等等......
杂七杂八的越来越多。
当然每位娲皇的神魂烙印只有很小一团,附在其上。
也没占多少地儿......可到了如今,三十几团颜色各异,大小各异、明暗各异错落无序的神识烙印,一起放光还是有点那个啥的......
当然咯。
历代娲皇们的烙印对笙笙见闻方面的帮助极大,她是不会说她们乱写日记破坏文物这样的坏话哒!
因为16代娲皇‘帝泰望’仓侑那里是秘传石板的断代。
笙笙还真不了解仓侑为什么了不起,梓姨此刻不谈起,她连听都没听过关联那么久远人物的评价?
果然。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诚不欺我!
“漓儿莫急,这便讲给你听。”
笙笙的求知欲很强,姒梓认为这是好事。
“大承年间,发生了一场巨大的灾祸......”
她将夏漓拉到自己身旁坐下,为其娓娓道来。
大承,是帝泰望所用年号。
当时。
盛夏皇朝的帝都还定在‘万年古都’——炎正城。如果按如今的天下四域划分,这炎正城便在天地间正正中中......非要形容的话,可以用中域一词。
帝泰望仓侑最大的功绩,便是英明决断。
她在那场难以想象的大灾劫发生的半年之前,忽然提出迁都一事,也就是后来的帝都离殷城。
当时所有的臣民都大为不解......
毕竟炎正城是人族千秋万载之圣都,初代燧皇从‘绯尽天’盗走初火,建立第一个人类皇朝——因提皇朝。
之后四万年来便定都于此,从未变移。
而且最重要的是。
炎正城处于‘火居天’正中,受最多的天地灵气滋养。
每日初火最盛之际,天地间绵绵不绝的‘火炁’,便有六成落在了中域。更为关键的是,正午时分还会有极少数的至高灵气‘绯烟’降落城中。
绯烟。
是七境大罗仙修突破天地桎梏,晋升神念境,通往第八境的必要之物!
天地间最珍贵的修行资源。
没有之一!
当时在炎正城是有一个很明确的顺序与队列,按秩序按分配到四大神宫之中吸收炼化绯烟的。并且,有着极为严格的时间限制,你能在规定时间内吸取多少算你本事,但超时绝对不行!
总之。
炎正城就是天然而生的,此方天地间最佳修行之所在......
无数人族宗庭、豪门望族、名士隐修汇聚于此。
帝泰望虽是娲皇,但她要迁都......这无疑是在损害天下所有势力的切身利益,与天下为敌!
当时的反对声音极大,差点让柏皇氏一脉都跟着仓侑遭了殃。
后来仓侑以强力手段镇压,终究还是背离天下人心将帝都给迁了。
不过。
跟她走的并非所有人,准确的说即使是受尽各种强制手段,选择留在古圣都炎正城的人还有一半以上之多......
最后,这些人都没了。
对!
不是死了,也不是怎么样了,是一下子突然就没了。
包括整座圣都炎正城,以及炎正城所在的整整四条围拱而向的巨型山脉,以及广阔的湖泊水域,都一下子没了......
此后数万年间。
那里寸草不生,死寂枯败。
也不是没有好奇之人前去探望,但只要一踏入地界边缘,即使是六境巅峰的修士都要毛发皮肉血骨瞬息枯萎败坏而死。
七境的能走多一些,但走太远也基本是回不来的,即使大罗仙修都有一去不回,永远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