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roger wilson和steve furber设计了他们自己的第一代32位、6m hz的处理器,arm1诞生,用它做出了一台risc指令集的计算机。
risc的全称是“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它支持的指令比较简单,所以功耗小、价格便宜,特别合适移动设备。
用arm1很快开发成acorn台式机产品,形成英国的计算机教育基础。
arm1处理器能够高效执行在acorn电脑上运作的程序指令,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计算及图形渲染,为arm应用于各式各样的技术设备和市场的现代处理器奠定基础,除了功能和速度方面的优势,功耗也很低,而这就是苹果公司感兴趣的地方。
arm架构初出茅庐之际,英特尔x86架构已同微软 windows操作系统和peng操作系统成为全球pc行业的黄金标准。
相比x86架构,arm架构的功耗和成本更低,但在性能方面无法与之匹敌。
1985年,arm芯片在 pc市场上表现平平,acorn公司和苹果公司亦在 pc领域销量不济,乔布斯被苹果董事会撤去经营大权。
acorn公司也遭遇财务困难,被意大利 it巨头 olivetti低价收购。hauser在olivetti集团担任研究副总裁一职,在接下来的三年里,hause为olivetti建立了研究实验室。
furber及wilson则继续打造下一代arm处理器,也就是arm2核心。
苹果公司正在为其即将上市的newton messagepad(牛顿掌上电脑)寻找一种合适的移动处理器,这时苹果的芯片代工合作伙伴 vlsi公司将拥有低功耗、高效能芯片的acorn公司介绍给了苹果公司。
双方一拍即合,时任苹果首席科学家的拉里?特斯勒(larry tesler)当即决定,在牛顿掌上电脑里使用根据该产品需求做调整的定制版 arm芯片。
做调整需要开销,但acorn公司的钱不够用,1990年11月,苹果、acorn和vlsi花了六周时间就合资事宜进行谈判,最终决定苹果出钱、acorn出人、vlsi提供工具技术,三家公司共同创立一家芯片合资公司、advanced risc machine(简称 arm)。
苹果公司出资150万英镑,占股43%;acorn公司则以150万英镑的知识产权和12名工程师入股,占股43%;芯片厂商vlsi出资25万英镑,占股14%。
vlsi在出资的同时,也包揽了 arm芯片的代工生产。
arm公司从acorn公司彻底独立出来。
arm公司的办公地点非常简陋,就是一个谷仓。
1991年,robin saxby(卢宾?萨克斯比)爵士加入arm公司,担任首任董事长兼ceo。
苹果牛顿掌上电脑的订单,为 arm公司撑起了初期的营生,但苹果公司也高估了自己的技术,苹果牛顿掌上电脑市场表现并不好。这令 arm高层意识到,公司要保持成功,不能依赖个别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