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蕊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成功地将族谱续写完毕。她轻舒一口气,站起身来,向众人拱手作揖,表示自己准备告辞离去。
这时,钟文连忙出言相劝:“帝尊此次续谱实乃千年一遇的盛大之事啊!而陈家主您又承蒙舜帝恩赐那珍贵无比的湘妃竹令,自然是拥有观礼的资格呀。况且您们都已身在这处,何必还要如此辛苦地往返奔波呢?”
陈蕊面露难色,几番推辞,但终究还是难以拒绝钟文的好意。无奈之下,她只好答应住下来,并住进了陈家特意为其重新安排的一座幽静别院之中。
见陈蕊应允留下,钟文不敢有丝毫耽搁,他立刻唤来了百家学堂的负责人钟授业。钟文神色严肃地对钟授业吩咐道:“帝尊此番续谱乃是顺应时势之举,按照既定规矩,需邀请百家前来观礼。此事至关重要,不容有失!你务必亲自负责书写请柬,并派遣可靠之人专程送达各家各户,一定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钟授业深知责任重大,赶忙恭敬地应承下来,随后便匆匆返回去着手处理相关事宜。
这边厢,钟文马不停蹄地前去觐见秦子玉。待见到秦子玉后,钟文详细地向他阐述了帝尊续谱的整个具体流程,并与秦子玉一同商议确定了最终的举行日期。
考虑到要给诸子百家留出充裕的时间赶路前来参加,经过深思熟虑,两人达成共识,决定将这一盛典的举办日期定在三个月之后。
待到钟文恭恭敬敬地告退离开之后,秦子玉轻轻挥了挥手,示意身旁的侍从去将郭嘉、戏志才、杨修以及蔡文姬这四位他极为信任且能力出众的心腹召唤到跟前来。
不多时,只见四人鱼贯而入,纷纷向秦子玉施礼请安。待他们站直身子后,秦子玉缓缓站起身来,神情庄重而严肃,对着眼前的四人抱拳行礼,然后语气凝重地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此次大秦皇室的续谱大计实乃关系到天下苍生之安危存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朕今日将此重任托付于尔等四位,还望各位全力以赴,切莫有丝毫懈怠之心啊。”
闻得此言,杨修毫不犹豫地立刻起身,先是朝着秦子玉深施一礼,随后朗声道:“启奏陛下,微臣虽承蒙陛下厚爱,但自知才疏学浅、见识狭隘,实在难以胜任如此重大之责任。然微臣深知蔡大家才华横溢、博古通今,由她来主持此项筹备工作定然能够事半功倍。故而微臣斗胆举荐蔡大家担此重任,微臣愿鞍前马后,全力辅佐蔡大家,为完成这一大计略尽绵薄之力。”
秦子玉听了杨修这番话,微微颔首,表示认可。他稍稍沉吟了一会儿,目光随即转向一旁的蔡文姬,用一种看似平静实则充满期待的眼神注视着她,缓声问道:“蔡大家,不知你是否愿意挺身而出,替朕分担忧愁呢?”
蔡文姬迎着秦子玉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和退缩之意。她当即向前迈出一步,双膝跪地,双手抱拳高举过头,声音清脆而坚定地回答道:“回陛下,既是帝尊陛下您亲自降下的旨意,那便是对臣妾莫大的信任与恩宠。臣妾自当肝脑涂地,竭尽所能以报效陛下之恩德,万死不辞!”
秦子玉见蔡文姬如此爽快地应承下来,心中不禁大喜过望。他快步走到书案前,提起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一道圣旨,接着又从旁边的架子上取下一把寒光闪闪、气势威严的帝王剑,一同递给了蔡文姬。
蔡文姬恭敬地接过圣旨和帝王剑,只觉得手中之物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整个大秦王朝的希望与未来。她紧紧握住剑柄,高高举起剑身,向着众人朗声喊道:“既有陛下隆恩浩荡,赐予臣妾这般殊荣,臣妾定当不辱使命!”言罢,她转身开始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手下人做各种前期准备工作。一时间,整个宫殿内忙忙碌碌却又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