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经济血崩,土地赎买!(1 / 2)

正所谓暴雨不终朝,飘风不终日。杨毅在西北进行如此剧烈的改革活动,骤然之下改革力度如此之大,范围如此之广。

不出意料的,西北经济崩了,还是血崩的那种。但却崩而不溃,民族统筹委员会的生产体系,却还在持续的运转。

不死鸟重生前,会收集大量的易燃易爆炸物品,随着一把火点燃之后,才能完成重生。

这场让经济崩掉的改革,就是这场大火。

这种经济血崩,也在杨毅的预料之中。所以,早早的就成立了民族统筹委员会,建立了一个内循环经济系统。

在这种崩掉的经济局面下,谁收益最大?

当然是民族统筹委员会受益最大了,因为这个生产体系还在运转,这就意味着可以疯狂吸取社会能量。

不死鸟之所以能够不死,是因为有主体民族的存在。

没有主体民族,玩不转这一套玩意。

朱元璋开国的时候,当时整个民族已经到了能否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关头。所以朱元璋玩不了不死鸟模式,他只能玩黑松林模式。

所以朱元璋疯狂印钞,光是给勋贵们的赏赐,就达到了几千万贯。相当于就是允许这些勋贵,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吸血,然后形成血池。

这些勋贵们吸血的同时,还要负责社会保障,不能出现路有冻死骨的情况,类似于形成一种变相的公仓制度。

那些勋贵们只要把这些公仓经营好,就能享有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

杨毅从黑松林里,解放了将近1500万的人口出来,现在就形成了不死鸟的主体民族,并且开始疯狂吸收能量。

市场上人们所需的商品,民族统筹委员会开始全力供应,能生产多少就供应多少,市场要多少就生产多少。

进而将大量的钞票再吸回来。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失业人口怎么办?好办啊!民族统筹委员会,再把他们吸纳到各个生产岗位上去。

之前土地换铁路,民族统筹委员会手上弄到了一批大的旱地、水浇地,地理位置还比较偏僻的那种。

经过修建水库等方式,改善了灌溉设施,这些土地已经能够产出较多粮食了。

但这些民族人口,又不是螺丝钉,不可能一直被困在这些边缘化岗位上。

这会整个西北三省,经济基本停摆了。人们要就业的话,就必须顶替这个岗位,进而把民族人口解放出来。

一个狸猫换太子,越来越多的民族人口,从边缘化的岗位上被解放了出来。

虽然发行票据,但这些票据不是免费发放的,而是有就业的情况下才发放。那问题来了,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怎么办?

那就只能领低保咯!起码让失业人口饿不死。

至于哪里是出路,那杨毅就管不着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