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朱棣声望大涨,后悔的众皇子(2 / 2)

而读书人的心思一活跃起来,自然会找到朱棣投效,说不定假以时日,朱棣手下的势力就能够和朱标分庭抗礼。

他们自然不知道朱元璋的心思。

但从局势上来看,就算是改换太子也不是不可能。

而试问,天下间又有谁不想当皇帝?

所以其他皇子可谓是后悔死了!

一个个捂着额头,后悔不已。

而朱元璋的次子朱樉就自然更是懊恼了,因为这差事本来是他的啊……

论年龄、论威望,他都是首选!

结果被他以就藩的事给推拖过去了。

总之就是两个字,后悔。

……

太子府邸。

朱标神色平淡的坐在上首。

但坐在他下面的宋濂就显得焦急了不少。

朱标的太子之位可是关系到他之后的仕途生涯,是宋濂能否位极人臣的关键所在!

所以不容有失!

但现在朱元璋竟然推出了他的四儿子朱棣出来,这是何意?

宋濂不得不防!

至于朱标的表情就淡定了许多,一是他不在乎这个,他对于自己的兄弟颇为包容。

二是明白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地位,所以根本不焦急。

三则是他生性平和,不喜争吵。

所以没有和宋濂一样,表现得那么急切。

但宋濂也不是笨人,其实他心中也有所怀疑,依照群臣在朝会上的反应,此事无疑是一件会惹众怒的坏事!

但偏偏朱元璋把朱棣推出来背锅。

这说明朱元璋很可能不是让朱棣出来争位,而是出来背锅的!

因为他是藩王,所以就算推行新政也不会遭人报复。

只是现在形势有变。

“殿下,我们必须得小心陛下因为此事,而更改心意啊……”

但他们并不清楚。

皇宫之内。

朱元璋已经思考起了第二条对策如何施行。

以田征税,无疑是一件更加得罪人的事,而且得罪的人更有报复的动机和能力!

朱元璋一定得找人背锅才行。

不过这件事却不能交给朱棣去办了,一是为了防止朱棣的威望继续抬高,二是因为此事想要施行必须要赋予一定的权力。

朱元璋不可能放任自己的儿子争斗。

所以这件事朱元璋准备交给胡惟庸去办……

这个锅就交给他来背!

他不是丞相吗?为大明朝推行国策,想必应该是义不容辞吧?

而且以丞相的权力,推行此事正正合适!

至于之后?

那就只能牺牲胡惟庸一家子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