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很严肃的在那说着。
而他口中所谓的比率智商,就是我们寻常所说的IQ!
计算公式为,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x100!
这也就是小糖糖测试的智商方式,这当然也是全世界最通用,最标准的一种测试智商的方法。
但事实上,这种测试,还是有些不足的。
因为比率智商的基本假定,是智力发展和年龄增长呈正比,是一种直线关系。
但是,随着人年纪的增长,国际医学协会的结论,人类约到26岁左右,智商就停止增长进入了高原期,所以比率智商,不适用于年纪大的时候。
由于以年龄为参照,当智力增长到一定程度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智力没有下降,但是智商会减小。
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而且,比率智商,对智力状况只提供一种综合的测量,只能给人一种笼统的智力概念。
这种种的弊端,使得国际上,又推出了一个更先进的智商测定方式。
就是在比率智商的基础上,规定了——离差智商。
也就是KING口中的千兆会门槛之一。
0-26岁,比率智商是具有参考意义的;而如果加入了离差智商,那这个智商的测定,就变得更加的标准。
这种所谓的离差智商,采用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它放弃了智龄,运用了离差。
其基本原理就是:把每个年龄段儿童的智力分布,看成是常态分布,被测试的智力高低,由其与同龄人的智力分布的离差大小来决定。
这么说可能很难理解。
举个例子,就是年龄在这个测量之中,变得没有那么重要。
它是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表示被试者成绩,偏离他自己这个年龄组平均成绩的数量!
偏差越大,说明他智商越强。
而它其实也有一个IQ的计算公式,就是IQ=(X-M)/S!
X为某人实得分数,M为某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
Z是标准分数,其值等于被测人实得分数减去同龄人平均分数,除以该年龄组的标准差。
这个测试出来的IQ,则是更加的准确。
“如果她同意测试离差智商,我可以投一票赞成!”
“不然,这个入会申请,其实是无意义的!”
KING的话,得到了在座其他几大元老的认可。
“行,那我再发一份信函问问!”
“出于对胜寒协会的尊重,我觉得不能贸然的取消这次入会测试!”
“网上的信息是不真实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其实相信胜寒协会给我的反馈,这个小女孩的智商,确实超常!”
“但IQ具体是多少,我觉得应该再次测试一下!”
“而不是,通过投票直接否决!”
G博士说的很慎重,NO.3也突然发表了一条言论:“我支持G博士!”
“我也支持G博士!”
“万一,真的是一个超常儿童,我们就失去了一个如此优秀的同仁!”
“千兆会的格言,是真理大于一切,永不放弃任何高智商的同类!”
“投票吧!”
King倒也不废话:“如果对方同意测试离差智商,入会的申请给予发放吗?”
NO.2:“同意!”
NO.3:“同意!”
NO.4:“同意!”
……
NO.7:“同意!”
NO.7:“并且我还有一个要求,测试的监督由我去吧,正好我过几天要去一趟华夏!”
NO.1:“同意!”
“好了,散会吧!”
“那这件事就由NO.7负责,同时我们共同视频参与监督!”
嘀!嘀!嘀——
电脑上的视频头像,一个个暗了下去。
G博士坐在那,最终给手下发过去了一份邮件。
而方羽的邮箱内,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千兆会的一个反馈信息。
****
“离差智商?”
这又是什么鬼?
方羽有些发愣的看着手机上刚刚收到了的千兆会回复,对这个名词相当的陌生。
最后,他只能发信息给喻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