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确立监国人选,杀伐果断的太孙,欣慰的朱元璋(2 / 2)

可是,谁曾想,现在又冒出这么一个“小洪武”!

不行!

——坚决反对!

百官们此时越是团结,文官们反抗力道越大。

此时的朱元璋对于科举改革的事情,更是坚定。

士大夫都被自己杀了这么多拨了!

还如此团结?

甚至妄图对抗君权?

若让他们真的掌握朝局,文官专政,哪还有老百姓的好?

看样子允熥说的不错,科举必须改革,必须要多培养其他类型的人才。

特别是那精于格物致知之道的能臣!

科举的一个弊病,此时朱元璋也渐渐体会到了。

加固皇权君权,尽握乾坤于手。

身为内阁首臣,大明朝的首辅,百官之首的胡连。

这个时候,很合时宜的站了出来。

次辅李奎也一并走出了官列。

一些还站着看戏的文官们,更是整起神色,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胡连跟李奎,此时已经留意到朱元璋的神情了。

所以为了避免免增己方的“伤亡”!

他们这个时候,必须站出来了。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

特别是朝局之中。

在朝廷里!

所有人都知道要发生什么,但是所有人都做出一副不知道的样子。

因为都在互相看!

谁先撤退,谁先撤,那就是叛徒,那就是要被骂的!

士大夫文官集团们,对外呢那就是讲究一个党同伐异!

对内呢,那就是报团取暖,才能一起结党营私。

所以必须齐上齐落。

好比“党”这个字,下面是——兄。

那就是一起结党,一起为了共同的目的。

所以这个时候,除非领头的党鞭站出来。

不然他们可不会动的。

但是领头羊出来了。

他们也会紧跟着一起动!

“臣胡连有本启奏!”

“臣李奎有本启奏!”

两个年过中年的红袍大官。

就这么手持官牌走了出来。

俯身叩拜,齐声说道。

朱元璋撇嘴一笑,对于自己这两个能臣,此时站出来的举动,他可谓算准了!

所以,没有去理会,而是继续跟下方怒怼群臣的孙儿说道:“好圣孙,来,你来决定,你来下旨,这群反对你的官员,交给你处理了,昨夜玉玺已经给你了,咱是你的皇爷爷,更是天子,一诺千金,不能食言,你已经是监国了,做你该做之事!”

朱元璋苍老的声音,这个时候是那么有力!

中气十足,更是铮铮有声,犹如击玉敲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