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太孙正式开始监国,朝堂局势(2 / 2)

这近在迟尺的江南。

有这么一个穷地方。

谁能充耳不闻?

人性向来都是跟他人主恶,跟自己人主善!

但是在见闻甚至听到这样的地方,特别是耳闻这个地方人或者事的时候。

也难免会生出同情。

此时的一些朝臣官员们却也觉得监国说得对。

确实如此,这样的一个地方,着实可怜。

提出这个问题来为难监国的官员,顿时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谁叫你们跟着一起可怜的?

你们要进言来刁难监国啊!

此时的胡连倒也不是这般觉得被气到。

自己的人出来为难监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并没有让他第一时间觉得气愤或者不悦。

反而第一时间,胡连呆愣了,足足半盏茶的功夫。

随后,就有些惊讶的抬头看着皇位上那个监国殿下。

因为,胡连吃惊的发现!

这个小监国,这个黄毛孩童,了解到的昆山情况。

竟然跟他在内阁看到的关于江南昆山地区泄洪的奏报——一模一样。

甚至对于当地风土人情,甚至连流民跟乞丐的事情都非常了解。

要知道,这位监国可是传言在家里一呆就是十几年的。

更是一个足不出户,就等着封藩的主。

这么一个小家伙,怎么了解得这么细致?

简直就是工部都水郎中,亲自当地看了一眼后。

要么就是都水司五位主事,亲自都去跑了一趟。

然后回来给这位监国殿下禀报一样!

这个小监国,有点本事,别的不说,一定一直在观察着整个江南的情况。

可这位殿下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胡连觉得怪异!

毕竟眼下的锦衣卫,也不该是被这个监国殿下给彻底掌握住啊!

怪异,而又令人有些诧异!

朱元璋都不一定如此了解!

特别是如今苍老的陛下。

这个时候,上方龙座端坐着,四平八稳的监国少年,又道:“江南南京一省和江浙一省的十三道御史之中,监管河运的科道官们,怎么没有上奏报?这事关江南汛期的奏报,竟然是我朝中大臣中央重臣工部尚书大人亲自上奏的?着,锦衣卫下去查人!”

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huan)一听来事了。

急忙就站出来,根本没有半分的犹豫,就俯身叩首,领旨:“遵监国旨意!”

朱允熥代行的是天子之权,手持的就是那天子剑。

位同天子。

更别提如今大权独揽,朱元璋都出城不知道前去了哪里。

不过按照百官们的想法,如此腹黑的朱元璋。

说不一定就躲在暗处时刻观察着呢!

所以百官们也不敢明着来跟朱允熥作对!

蒋瓛一出来,胡连就很头疼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