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更重要的是伱可以提前拿好大一笔稿费,何乐而不为呢?”
宋朝阳摆摆手,拍了拍脑筋的肩膀:
“也没多久时间,你别急。”
老金差点翻了个白眼,心里想道:
loadAdv(7,3);
‘咋能不急?我巴不得你明天就把这东西写完。’
他还指望着赶紧往上升一升呢。
现在自己都四十出头了,再不往上爬,可就爬不动了。
要不然领导来的时候,他也不会那么卖力的招待。
不过他也知道宋朝阳说的是客观原因。
虽然写东西很重要,但是考大学一样很重要。
知识必须常常看,人啊就是健忘的,特别是上了年纪,比如他现在,有的知识就全记不住了。
又看了几页故事,发现确是越发精彩。
不过越是精彩,他心就越是焦虑,总感觉有种夜长梦多的即视感。
好东西不牵在手里总感觉不妥。
要不直接把这本现在就签了?
他脑子里突然蹦出这么一个想法来。
不过这个年代可没有这种先例。
都是得见到全部稿子后,才能签约。
脑筋想了想决定,免得夜长梦多先回去,和上面知会一声,看看能不能用这个新办法,先把宋朝阳这本写了一半的书,直接按完本的形式先签了。
免得到时候夜长梦多。
要知道现在宋朝阳已经有些名气了,前几天还有个同行,拿着东方出版社的儿童杂志找自己打听宋朝阳呢。
要知道宋朝阳的合同里可没有强制他续集,一定要卖给东方出版社的要求。
要是东方出版社知识方岩一个人说了就算,他也不害怕。
那样再高的价格也能给。
只要东方出版社出得起,绝对能出到业内最高价。
但是架不住不是方岩一个人说了算啊,还有不少领导呢。
到时候万一没签下来,东方出版社蒙受损失就算了,自己的升值梦也算是完犊子了。
想到这里老金突然就有些坐不住了。
人家没有看完的稿子也不想看了,看了一眼手表后,就对着宋朝阳说时间差不多,自己也该回去了。
这里回去大概需要两个小时,宋朝阳看了一眼手表发现确实是也不早了。
反正现在自己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于是从家里弄了点山货给老金带上,然后送他上了车,挥挥手看着他开车离开了青松湾。
这边刚送走了老金没多久,宋朝阳还在和外婆说给外公宋省城做白内障手术的事情。
老娘徐翠萍就回来了。
不过却只有老娘一个人回来,其他人却没跟着一起回来。
见到老三和老大一家人都回来了,老娘先问了宋雪孩子体检的事情,知道小蓉儿身体除了有些寄生虫和营养不良外,其他没啥大问题。
徐翠萍也算是长松了一口气,这年头就怕孩子身上有什么大病。
别看家里现在修了房子,宋朝阳也能赚钱。
但是医院可是个无底洞。
宋朝阳那点钱,正要是遇到什么大病,真是丢水里都起不了浪花那种。
农村人可不是单位的人,还能有单位报销。
他们找谁报销?
没地方报销去。
她接着有对着宋朝阳询问起小丫头报名的事情。
知道一切都算是顺利,老娘又问了宋朝阳对小丫头生活的一些安排。
听到宋雪和刘勇你一句我一句,说起了那边房子的好,还有好几个宋朝阳的熟人都在照顾着,老娘这才算是放下心来。
听到刚才老金走的时候宋朝阳就送了一些山货,她还觉得送少了点,家里可还有不少的牛肉和驴肉呢。
山货就一些干木耳,干香菇,松子,板栗,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
宋朝阳安慰着老娘,不用担心,自己后面过段时间会专程去感谢别人的。
接着他又问起了这次来的人到底是什么人。
怎么老爹他们还没回来。
老娘冲着道观方向虚指了一下,然后说道:
“都还在那边道观呢,这会儿正研究重建的事情。”
“这回来的和你爸差不多大,据说是什么设计所画图的。”
宋朝阳听到老娘的描述后有些惊讶:
“嚯?高级知识分子!”
“他们也信这个?”
本来他还以为只有老张头这种武夫才会对这个感兴趣,没想到画图纸的高级知识分子也信这个?
老娘听到后来连点点头:
“信,太信了,今天中午一到就和你爸聊风水,都快聊魔怔了。”
“说是自己再修桥,修楼的时候遇到过什么事儿,说的可玄乎了。”
听到老娘这个描述,宋朝阳一下明白过来,问道:
“建筑桥梁设计的?”
老娘点了点头说道:
“哦哦,好像就是这个差不多的名字。”
“专门给政府设计大工程的,修房子修桥,都是他们先画图再修的。”
宋朝阳这下算明白了,原来是画图的土木老哥。
随后宋朝阳又询问了老娘,自己带回来的东西,她有没有收到?
宋朝阳上次可是买了不少布,还有一台缝纫机让拖拉机给带回来。
现在得对对帐,他可不想拖拉机司机黑吃一份。
听到宋朝阳说的,老娘立马把他带去了自己房间。
然后宋朝阳就看到,连上面蛇皮袋都还没拆的缝纫机,还有自己买回来的布匹。
老娘说自己也不会弄这个,当时二舅三舅他们一家人都还没走。
她就说是宋朝阳给别人买的。
先放在他们家这里,所以才没有拆。
免得说是自己家的,到时候二舅和三舅他们动心思。
特别是二舅家,要是知道这些东西是宋朝娘家的,指定要想点办法弄点走。
不过今天他们已经回去了,就连外公都跟着先回去了。
就只有外婆还在这边。
现在倒是可以拆开试试了。
不过宋朝阳也没弄过这个缝纫机,只是前世的时候知道大概的原理。
要使用最好还是叫个人来教比较好。
而据他所知,隔壁秦万山老婆就会用这个。
正好以后两家要成亲家了,请她过来教一教怎么用,正好合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