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国库空虚好,还是国库充盈的好
这话说的。
朱瞻基瞬间被问的陷入了沉默,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正常甭管是从一个国家而言也好,还是从一个小家而言也罢。
毫无疑问。
肯定是越富裕越好,肯定是越有钱越好。
俗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此言不仅仅是针对个人和一家人,针对一个国家来说,可谓也是一模一样没有任何的区别,同样的受用。
要知道这么多年以来,从太祖时期到现在,整个大明朝廷的经济等等问题,可是就从来都没解决过。
每次遇到灾祸,遇到平叛、遇到打仗之类的事情。
可都是需要钱,可都是需要拿出白的银两出来。
但没有一次,朝廷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是处于尴尬的境地。
为什么会如此
此番答案异常的简单,一共就三个字“没钱啊”!
毕竟只要朝廷有钱,只要国库充盈的情况下,谁不愿意做好人
谁不愿意慷慨
谁有愿意扣扣搜搜的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当然此间朝臣的反对,固然也有一些和原因在里面。
但是归根结柢,说来说去的。
终归还是没钱,拿不出来钱给闹出来的货。
正是因为没钱,朝臣们才会反对,才会因为一些和小事闹得不可开交。
为此。
待朱高炽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朱瞻基才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因为他经历过,也亲身体会过,没钱的苦恼,没钱的难受。
他家这么多年,不就是这般过来的吗
就拿他家比之朱高煦家里,两者之间所过的日子,简直可以用天差之别来形容。
为什么
难道是太子爷或者太子妃不想过好日子吗
显然也不是,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没钱给闹的祸。
毕竟谁都想吃好的,谁愿意过苦日子
想到这里,感受着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朱瞻基微微怔了怔,缓缓抬起头,沉声道
“如果可以……”
“从儿臣的内心真正感受来讲,自然是希望朝廷国库充盈,自然是不希望朝廷的国库空虚。”
“因为朝廷的国库充盈,于国于民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咱们朝廷可以,为老百姓做很多的事情。”
“可为天下黎民百姓带去好的生活,让其过上好的生活。”
听了这话。
得到确切的答复。
朱高炽心里对此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此事,还好这个家伙能够看的清楚,并未因为某些事情和想法,说出什么违心之言来。
哪怕心中有些诸多的不舒服,也能够基于理智做出判断。
也算是难能可贵,让人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亦没有被眼前的事情给蒙蔽双眼,也算是可塑之才。
让他这个当爹的很是欣慰,算是他这么多年的教导,没有白费。
虽有些许不妥之处,仅需好生的教导一番就行。
或者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事情、接触的事情愈发的多了起来,亦能够有不一样的看法,能够慢慢的成长起来。
想着,想着,太子爷面色中沉寂的表情骤然内敛,取而代之的则是极为满意的点了点头,伸手轻轻的揉了揉他的头,语重心长的道
“不错!不错,很不错!”
“就这个问题,能够看清楚,能够明白此间的内涵,咱心中很是欣慰。”
“既然这个道理,你心里都清楚,也都明白。”
“那么这件事情,又还能够有什么好说的”
“贾商能够做的,朝廷为何做不得”
“都是为了赚钱,都是为了利益,又有什么放不
“贾商赚了钱,别人那是硬生生的往自己的兜里揣。”
“而我们朝廷呢”
“所赚的所有钱,可否并非进了那个个人的口袋,全部都收拢归于国库,以此来充盈国库。”
“所充盈国库后,这些个银两最后的去处,也都全部在了天下百姓的身上。”
“此举,亦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为了天下的百姓,于朝廷来说,所谓的脸面真的重要吗”
“都是赚钱,只要有钱了,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失去些许面子重要吗”
“尔不知可否有想过,相较于朝廷下场开钱庄赚钱,给人的感觉看似丢脸,看似有些让人瞧不起,看似有些与民争利的嫌疑。”
“但这等情况,这等问题,比之如若天下某处某地发生了什么重大的灾祸,朝廷一穷二白,朝廷拿不出分毫钱财来说,你觉得哪个更为丢脸,哪个更为重要”
“是当下下场挣钱丢脸,还是看着百姓受灾无能为力,被世人所唾弃,哪个更为好上一些”
这些话。
并非朱高炽所想,亦非他所理解。
此乃也是当初,朱高煦提出大明钱庄来的时候。
他行反对之举,说反对之言的时候,朱高煦针对她的小心,给予他发自内心的灵魂拷问和诛心质问。
可谓是实打实的将他给问的哑口无言,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反对和反驳。
因为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相较于朝廷的荣辱得失来说,百姓的问题则更为重要。
天下江山社稷,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什么
毫无疑问,这是天下的黎民百姓。
没有百姓,何来的江山社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也正是如此,他也慢慢理解了,也慢慢的认同了朱高煦的一些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