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血战温山口》!(1 / 2)

第734章 《血战温山口》!

醉了。

醒来后的安校长,不能像女婿一样在酒店把酒劲儿缓过去,顶着宿醉的脑子,洗漱完后,穿着有点邋遢的衣服,他直奔机场。

没办法,比赛是周六举行的。

他还要赶着回去,明早好上班。

命,没有女婿那么好。

苦闷的他来到机场,登机前喝杯咖啡醒醒脑子之余,回味起了女婿昨天跟他讲的话。

这孩子,真会给他挖坑。

已经算不出来这是第几次从向阳手上拿到能让领导们都眼前一亮的提议的安校长不由得笑出了声。

进步。

他当然也想了。

你要说一个清华、北大的校长,他知足。

但是孔子学院嘛.

“差点忘了,我要给亲家打个电话。”

想起还有“全家福”这事的他连忙喝了一大口热咖啡,然后才掏出手机。

也不光是拍照的事。

用他昨天的话讲,老向当年也当过兵。

一些英雄事迹那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虽说老向这个亲家,当个小警察这辈子就知足了,可是眼瞅着都要退休了,两家多少也互相帮衬着点。

总不能,总是他们这一家沾女婿的光不是

万一,有人说闲话呢。

“诶哟,我说我怎么今天一天都在打喷嚏呢,原来是亲家您一直念叨着我啊。”

电话那头,传来的依旧是老向爽朗的笑声。

“老向同志,最近身体可好”面对这种真没得可挑剔的亲家,安校长也笑呵呵的。

“不好。”老向摇摇头,埋怨道:

“茜茜这闺女把俩孙女给带走了,她婆婆天天在我耳边念叨的头都大,睡觉都不踏实。”

“哎,你这话说的。”安校长咧咧嘴,这话还真没法接。

比起老赵和老向两口子,他能见到俩宝贝外孙女的机会,那更是屈指可数。

就算在巴黎的时候.

听到安校长一声叹息,老向连忙转移了话题,“不聊这烦心的,安校长有什么指示”

“指示可不敢当。”安校长陪笑道:“我就是问下你们定下来拍全家福的时间,我好请個假。顺便.”

一边喝着咖啡,安校长一边讲出了自己的意图。

“这个啊”

未曾想,老向却倒吸了一口气。

不是不想说,而是,有些事不太想回忆。

毕竟,很多如果活下来的英雄如果还建在,那基本上都跟他的岁数差不多。

而且,还有比他小很多

尤其是当初很多农村兵。

“如果老向你不想回忆的话,没关系。我就是和你打听一下,毕竟到时候跟领导讲,也好有个准备。”

安校长难为情的宽慰了一句,顺便解释了一下。

“老安啊,不是我不想讲。而是”默然地点了下头,老向说着说着,不自觉地陷入了回忆。

那是1979年2月下旬,他随队进入弄温山口,支援在谷方作战.

一名年轻的卫生员,亲手救下了43名战友。

是位活着的“一等功”。

故事并不长,但却很沉重。

老向讲述完,安校长这边也陷入了久久地沉默,连手中的咖啡已经凉掉了,都没有注意到。

直到航班呼叫起飞的乘客时,他才回过了神,感慨道:

“这样的英雄事迹,埋没太久,也太多了。”

“是啊,我们的功勋有很多人,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去念着咯。”老向也随声感慨了一句。

没办法,他就是这么一个人。

要说儿子这么出息,天天出现在报纸、杂志、电视,还有那个什么网络上被年轻人吹捧。

他虽然心里也觉得骄傲,但他经历过的年代和年轻人不同。

至始至终,他打心眼里觉得,真正值得被簇拥和关注的应该是那些为华夏流过血、负过伤的英雄。

这就是“代沟”。

或许很多年轻人理解不了。

可岁数相仿的安校长一听,就知道老向这话不是埋怨。

而是在缅怀。

用年轻人的话讲,世界这么大,转眼却不曾再相遇了。

而用在老向他经历过世上,一转眼,可能刚才还相谈甚欢,像亲兄弟一样抽着一根烟的好战友,说牺牲就牺牲了。

再见,那就是在烈士陵园里了。

“老向,你放心,我会把这个故事写好的。”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从安校长的嘴里说了出来。

面对着电话里那头一声动容的“谢谢”,安校长心生了一丝惭愧。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

能把这样的英雄事迹写出来,应该是他的荣誉。

怎么能当成是进步的敲门砖呢

还没动笔的他已经想好了,回到巴黎就找领导说明下情况,然后请假回国去查资料。

他要把这位姓孙的战斗英雄故事谱写出来。

而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血战温山口》!

“差点忘了.”脑子里突然蹦出来一个人,安校长不由得擦了擦激动的眼眶。

他就是个翻译,电影剧本这种事他怎么在行呢。

但有人懂啊。

想起之前因为女婿的原因,在机场见到的那位专门负责华影对外交流的赖康。

安校长庆幸的笑了笑。

还好当初自己得知对方居住巴黎多年,留了个电话。

和老向在电话里告别后,安校长又迫不及待的给这个人打了过去。

巴黎,和利物浦的时差很短。

看到一大早,向阳的岳父,也就是安校长打来电话,刚起床的正在吃早饭赖康寻思了下,便接了起来。

《血战温山口》,安校长要当编剧。

这是什么鬼

别说赖康了,就连韩三平听到这事时,脑子也都是懵的。

怎么,合着这一家子人,都要借助着向阳如今在华夏电影圈的影响力,转业了不成。

疑惑间,听了赖康的解释。

韩三坪愣了愣神。

“张迁,赶紧给我订去青岛的机票!动作要快”

华影投资的电影,分三种。

第一类,是弘扬核心价值的电影创作。

第二类的商业大片,只是为了确立电影市场的主动权永远握在华影的手上。

而第三类的小成本电影,更多的是为了培养新人,打造年轻团队,来丰富调剂市场的影片类型。

这三者中,哪个最重要,韩三坪心里有杆秤。

“给张谋子打个电话,让他今天晚上务必要腾出时间,我要跟他好好沟通下。”

事情,还是因为张谋子而起的。

着急忙慌的跑到青岛去,韩三坪无外乎是为了当面劝说一下张谋子别在那个什么《十三钗》上费心思了。

没必要。

“韩总,那其他人用让张导演叫一下么”张迁询问了一嘴。

“呃”

韩三坪皱了下眉。

刘茜茜,叫还是不叫上呢

这个,他有点拿不准。

按道理讲,战争片这种类型的电影,女性关注的比较少。

可刘茜茜的身份,有点敏感啊。 <center><font color="red">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font></center>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