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被贾母安排在了荣禧堂西边的翠玉阁之中,这里离贾琥的梨花院很近。
翠玉阁环境幽美,院前是个小花园,晚间无聊可以来此散步,院后则是一片幽林,有流水环绕,内里的房间冬暖夏凉,倒是十分适合修养。
此时,黛玉在床榻上卧着,而张太医则是皱着眉头,左手捏着胡须,右手号着她的脉搏。
贾政一脸紧张的看着,而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则是手拉着手,脸上尽是担忧之色。
“张太医,我这外甥女怎么样?可能养好?”
太医收回手后道:“贾大人,恕老夫直言、这姑娘能活这么大完全是靠药物强吊着一口气,若是平常人家,这孩子早就去了。”
“那人参养荣丸的方子我也看了,药效太过温和、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贾大人,是药三分毒的道理你应该知道,本来姑娘的病是没这么严重的。”
听此黛玉脸色一白,而惜春也跟着抹起了眼泪。
贾政则是叹息着说:“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探春则是忧声道:“张太医,您可有什么方子能帮林姐姐调好身子吗?”
张太医有些犹豫的说:“有倒是有,只是那些药材……”
“需要什么张太医尽管说就是了,我就不信这天下有我贾府找不到的药材。”
贾琥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张太医急忙转身,只见贾琥和宝玉搀扶着贾母一起走了过来,王夫人则是带着贾珠跟在他们身后。
看到贾母,张太医赶忙行礼道:“见过老封君!”
贾母忧色道:“太医不必多礼,您可有什么方子救我这外孙女儿一命?”
张太医叹息一声道:“我先开一个方子,每周煎一碗药,连服五周,三年内却是不虚担心病情加剧。”
太医一边写方子一边解锁。
“想要将姑娘拉回来,需准备一支百年的老血参,此外需要朱龙果一枚、不化冰三片、五色莲的花瓣与莲藕,金蟾一只以做药引。”
听此贾母脸色略微好了一些:“这些药材虽然珍贵,但我贾府就有大半。太医,不知那血参可能用千年的老人参代替?”
张太医摇头道:“血参属阴,人参却属阳,林姑娘这身子受不了老参那霸道的药力,只能用血参慢慢滋养。”
贾母点头道:“多谢太医了。”
太医摇摇头,然后对着贾母道:“老太太,还是先煎药给姑娘喝吧。”
“林姑娘近些日子舟车劳顿,休息的不是太好,对身子有很大的影响。”
“第一次服下药后,吐血是正常情况。这吐出来的是淤积在体内的污血,之后按照我写的法子,让府内的女医针灸即可。”
“吐个两三次,就能将淤血清干净。”
贾母点头:“如此就谢过太医了,这个情我们贾家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