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泽治三郎站在瑞鹤号的舰桥上,凝视着远方逐渐暗沉的海平面。
他的舰队由四艘航空母舰、两艘改装航空战舰、三艘巡洋舰和八艘驱逐舰组成。
规模远不及美军,肩负着诱敌的重任。
小泽的舰队在菲律宾海域游弋,等待着美军的发现。
自己的任务是吸引哈尔西的注意力,为栗田的舰队创造突袭的机会。
但他手中的战机仅有108架,远不足以与美军的千架战机抗衡。
尽管如此,小泽依然冷静地指挥着舰队,等待着命运的转折。
10月24日下午16时40分,美军侦察机终于发现了小泽的舰队。
此时,美军哈尔西上将正忙于应对栗田的舰队和吕宋岛的空袭。
但他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消灭日本在太平洋上最后的航空母舰力量。
哈尔西上将毫不犹豫地率领九艘正规航空母舰、八艘轻航空母舰、六艘战列舰和数十艘巡洋舰、驱逐舰,全速追击小泽。
小泽非常清楚自己的舰队无法与哈尔西正面抗衡。
于是命令放飞75架战机,试图对美军发动突然袭击。
但这些飞机很快就被美军战斗机击落,日方的战果却寥寥无几。
尽管如此,小泽依然坚持执行诱敌任务。
他心里明白,只要哈尔西的舰队被牵制住,栗田的舰队就有机会对美军登陆部队造成致命打击。
10月25日清晨,美军发动了猛烈的空袭。
小泽的舰队在密集的轰炸中苦苦支撑。
千岁号和秋月号驱逐舰相继沉没,瑞鹤号、千代田号和多摩号轻巡洋舰也失去了机动能力。
小泽不得不将旗舰转移到巡洋舰大淀号上,继续指挥战斗。
就在此时,萨马岛战斗的消息传来。
栗田的舰队突然出现在美军登陆部队面前,第七舰队的护航航空母舰不断发出求援信号。
哈尔西接到了尼米兹的电报:“第34特混舰队,在哪里?”
电报中的一句“全世界都想知道”让哈尔西误以为这是尼米兹在讽刺他。
愤怒之下,他下令舰队南下支援,只留下部分兵力继续追击小泽。
下午时分,美军空袭集中在伊势号和日向号两艘改装战列舰上。
尽管这两艘战舰没有携带飞机,但它们密集的防空火力成功抵挡了美军的空袭。
但瑞鹤号、瑞凤号、千岁号、千代田号航母以及轻巡洋舰多摩号和驱逐舰秋月号、初月号,最终在美军的猛烈攻击下沉入海底。
小泽站在大淀号的甲板上,望着远处燃烧的海面,心中五味杂陈。
他自己的舰队作为诱饵,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然而,由于通讯不畅,栗田并未收到诱敌成功的消息,最终未能抓住战机。
尽管如此,小泽的牺牲依然为日本海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夜幕降临,海风带着硝烟的气息拂过小泽的脸庞。
他抬头望向星空,心中默默祈祷着这场战争的终结。
无论结局如何,他都已经尽了自己的职责。
瑞鹤号的沉没,象征着日本海军辉煌时代的终结。
而小泽的舰队,则在这场最后的战役中,书写了属于他们的悲壮篇章。
黎明前的萨马岛海域笼罩在一片寂静中,只有海浪轻轻拍打着舰体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