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望岛,这座狭长的岛屿横亘在南海与苏禄海之间,全长200英里,宽仅30英里。
它的海岸线布满暗礁、沙洲和沼泽,内陆则是密布丛林的山区,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这座岛屿的战略意义非同寻常,占领巴拉望岛,意味着美军可以切断日军从中南半岛经南海到菲律宾南部的物资供应线。
同时利用岛上的机场封锁日本在南海的海上航道,甚至威胁到婆罗洲的石油设施。
罗伯特·劳伦斯·艾克尔伯格中将指挥的美国第8军团受命执行这一任务。
他选择了詹斯·a·多伊少将指挥的第41步兵师作为主力,其中第186步兵团负责攻占巴拉望岛。
登陆行动开始前,美军对普林塞萨港进行了两天的空袭和炮击,试图摧毁日军的防御工事。
天蒙蒙亮,第186步兵团的士兵们登上登陆艇,向滩头进发。
艾克尔伯格中将乘坐一架b-17轰炸机,在空中俯瞰整个登陆过程。
滩头的登陆并不顺利,暗礁和沼泽让登陆艇的推进变得异常艰难。
第2特别工程旅的工兵们以极高的效率开辟出了一条通道,士兵们终于踏上了巴拉望岛的土地。
登陆初期,美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
铃木宗作指挥的日本第35军早已放弃了普林塞萨港,撤往西北部的山区。
美军士兵很快发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日军屠杀的150名美军战俘的尸体,只有少数人侥幸生还。
他们在菲律宾游击队的帮助下躲藏起来,直到美军登陆,他们向美军讲述了日军的暴行,激起了士兵们的愤怒。
登陆后的第三天,美军第186步兵团在普林塞萨港以北10英里的山区遭遇了日军的顽强抵抗。
怒气冲天的美军疯狂发射炮弹,炮火遮天蔽日,完全处于火力弱势的日军顶不住如此疯狂的地毯式轰炸,防线被突破了。
五天后,日军的抵抗基本被清除。
艾克尔伯格中将随后指挥第186步兵团的小单位向巴拉望岛南北的其他小岛发起进攻。
一个侦察营在杜马兰岛登陆,发现岛上并无守军。
美军继续登陆布苏安加岛,击毙10名日军并宣布占领该岛。
随后,古隆岛和科隆市也被美军控制。
在南面,巴拉巴克岛和潘达南岛也被顺利占领。
整场战役中,美军仅有12人阵亡,56人受伤,这得益于绝对优势的远程火力覆盖。
而日军则有近900人死亡,140人受伤,几乎损失了巴拉望岛守军的一半。
残余的日军逃入山区,试图继续抵抗,但最终被美军和菲律宾军队逐一消灭。
随着战斗的结束,美军立即开始在巴拉望岛上修建机场。
尽管土质不佳导致工程进展缓慢,但到了3月,普林塞萨港的机场已经可以起降美军飞机。
这座机场不仅切断了日本在南海的供应线,还为后续的婆罗洲战役提供了重要支援。
巴拉望岛的解放标志着美军在菲律宾南部的胜利迈出了重要一步。
喜欢敌人!我一般采用炮决!请大家收藏:敌人!我一般采用炮决!m.bayizww.com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