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两种溜鱼法的较量【求鲜花】(1 / 2)

根据百科全书提示,草鱼活动的水层与水温和氧溶量有关。

水温偏低,水中含氧不足,草鱼通常会往水的上层跑。

水温偏高,水中含氧充足,草鱼一般在水的中下层活动。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作钓时不太好掌握。

所以,钓草鱼首选底钓。

用双钩,两钩之间的距离控制在50公分左右。

可以同时兼顾的水域更广,效率高些。

如果底钓效果不好,再调漂改钓中上层水域,甚至浮钓。

2.5主线,2.0子线,7号钩。

草鱼力量大,子线稍用大一点。

这套钩线组合,遇到8斤左右的草鱼也能搞定。

饵料就用嫩玉米,嫩玉米香甜多汁,是草鱼的最爱。

玉米还是一个一个的,江文从康大海那里接过一把小刀。

把玉米粒从上面剔了下来。

在上下两钩各挂上一颗,露出钩尖。

江文左手捉住鱼饵,把鱼竿轻轻拉出一点点弧度。

利用鱼竿的弹性往前一抛,钩饵准确无误地被送进窝子。

此时,康大海也挂好饵,抛竿入窝。

江文向百科全书提问,抛竿过后,垂钓有什么技巧?

百科全书马上给出了答复。

一是不要等口,

草鱼的习性是边走边吃,如果两三分钟没口,提竿重抛。

钩饵会有水中下落过程,更容易被草鱼发现,增加咬钩效率。

二是要多水层尝试。

最先选择底钓,如果没口浮漂下拉30公分。

半个小时左右如果还是没口,浮漂再下拉30公分,以此类推。

把作钓的水层逐步向上抬。

江文由于没有用超级窝料和诱惑水,中鱼的难度自然大了很多。

等了差不多二十分钟,浮漂几乎没有什么动静。

按照百科全书的要求,江文每隔几分钟就提竿重抛,但也没什么效果。

那就尝试抬升一下作钓水层。

江文把浮漂下拉了30公分,再次抛竿入水。

这样,就由底钓变成了钓中层。

江文刚刚抛竿,就看到卓不凡那边中鱼了。

鱼竿被拉出一个半弓,鱼不算太大,估计撑死六七斤。

中鱼过后,卓不凡显得不慌不忙,气定神闲地溜起鱼来。

在江文看来,他溜鱼的动作和自己的八字溜鱼法差不多。

但感觉卓不凡的动作更轻,更缓,似乎根本没有用上力一般。

当他观察卓不凡溜鱼的时候,手里突然感觉到力量。

回头一看,黑漂了。

这才调整了作钓水层就中鱼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