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大家都对发生在遥远东方的故事非常感兴趣,询问起了路易莎细节。
路易莎想着,这会儿华夏应该属于元朝,但作为一个异族王朝,一向存在感不强(毕竟不像清朝,存在时间更长。而且因为清朝之后就进入近代了,保存史料较多,研究方便,更别说还有清宫剧加成什么的)。所以要说元朝的选妃制度,她真的不清楚。
所以思考了一下,她就按照宋代的选妃制度说了起来:“现在的丝国,统治者是外来的蒙古人,我不太清楚他们的事儿。不过就在几十年前,丝国的统治者还是他们的本土民族,选妃的做法已经很久不变了。”
说是宋代,但之前上千年,自汉代起,很多东西就是一脉相承,差不多的了。
“一般,皇帝的妃子选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成为妃子,这类往往是出身较好的女孩才有的机会。他们的父亲往往是皇帝的重臣、亲戚,所以她们一进宫就是妃子,而且是等级较高的妃子——是的,丝国皇帝的妃子有不同的等级。”
要其他人理解‘皇后’和其他‘妃子’是不同的,这不难,事实上,西方也有过统治者有‘侍妾’的时代。那时候天主教已经是普遍信仰了,但这显然不妨碍真正有权势的人有除了妻子以外的合法‘侍妾’。这些侍妾比妻子的地位低,可他们生的孩子一样是合法的,拥有继承权。
但他们肯定没有像华夏的皇帝那样,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妃嫔之间还有鲜明的等级划分。
路易莎挑了汉、唐、宋三朝的后妃等级说给侍女们听,其实宋承唐制,这上面也差不多的——听到华夏如此复杂、等级分明的后宫制度,侍女们都忍不住在胸前画十字。
倒不是被后妃制度惊到,近东地区不也有类似的么?而是被华夏皇帝庞大的后宫惊到。她们想象不出来,一个宫廷里有数万人,其中宫女就上万是什么场面。甚至华夏的皇帝为了确保无人染指自己的后妃,以及潜在后妃(宫女们),会大量使用阉奴!
阉奴这种存在其实也不只是华夏有,可大量使用,成为‘特色’,也就是华夏古代了。
“.另一种,是选宫女,宫女主要是为宫廷服役的侍女和女仆。同时她们也是预备役妃子,出身要求没有那么高,但也要求出身清白人家——不见得富有,但也是个可以抬头挺胸做人的家庭。东方丝国有‘贱籍’的规定,艺人、娼妓等,大多属于这之内”
为了让话题变得足够有趣味性, 路易莎还说了一个汉代时的后宫故事(就是王昭君的故事)。
“.昭君出身自帝国南方一个乡村农家,被选入宫廷成为宫女。当时有宫廷画师给每一个新入宫的女孩画像,虽然昭君长得非常美丽,但她没有钱财去贿赂画师,所以画师将她画的很丑陋。这样一来,皇帝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后宫有这样一位绝代佳丽,他的后宫实在是太大了!”
昭君出塞的故事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既有前期‘明珠暗投’的憋屈,又有后期昭君一出场时艳压全场的爽快,让路易莎身边一圈人都听入迷了。而且王昭君也的确出身平民之家,通过选‘良家子’的路径进的宫,由她可以比较简单说明华夏明代以前的选秀是怎么回事了(明清选秀变得非常规矩了,和之前又有很大不同,要分开来看)。
“.在宫廷度过了默默无闻的数个年头,直到帝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它靠南的一个部落的首领决定向帝国称臣,并请求和亲——为了表彰这样的臣服,帝国的皇帝决定奖赏这位首领,赏赐了大量的财货。”
“不过和亲,也就是联姻,就不再是汉帝国过去对匈奴那样了,就算不会嫁皇帝的亲生女儿,也会嫁皇帝的侄女、堂妹之类的宗室女。现在,就连
【请收藏文学网,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