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朱标说起瞎话来,那简直难逢敌手!(跪求数据)(1 / 2)

接下来的数日。

在灾民组成的巡防队调教下,那些个地主富商也已经接受了现实。

如今已然一无所有,与其挨揍挨饿,还不如跟着灾民一起修修屋子。

好歹跟其他地方比起来,他们算是幸福的,至少只要做事,吃住还是有保障的。

本来。

他们中不少人也有过离开长沙府的想法。

但一听说,在其他藩王的封地,那些个被抄家没产的兄弟,可是每天吃着稀饭,做着苦力。

手脚慢点,便就是一顿毒打。

他们瞬间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并打心里觉得,能待在长沙府,真的是自己祖坟冒青烟。

而且。

虽然他们的田地已经被充了公。

但据潭王府长史杨士奇所言,只要他们遵纪守法,修完安置房以后,愿意去长沙府附近荒地开荒的。

到时候潭王殿下还会给种子,给耕牛,并且免除三年的王税。

这也让他们重新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要知道。

换作其他地方,就他们这些人的政治成分而言。

这些优抚政策,那是绝对没可能落在他们的头上。

渐渐的。

包括赵聂在内的地主,都加入到了安置房的修建大军当中。

而他们的女眷,也都纷纷进了厨房。

毕竟都是拖家带口,吃饭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

……

应天府。

御书房。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手指富有节奏的敲击着身前的书案。

看得出来。

此刻的他,心情很是不错。

这一次郭桓案爆发,他不但肃清了朝堂的贪官污吏,更是追回了两千四百万石的粮食。

而且。

借着这个机会。

拿着蒙元遗留下来的官员,也都被他给顺道清理了个一干二净。

他自然是心情舒畅。

虽然各地藩王上交的粮食数量,跟实际抄没的几乎都存在着出入。

但是,这天下都是自己老朱家的。

自己这些个儿子拿点粮食,他自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要是烂在自家的锅里,而不是被外人得了去就行。

这一次郭桓案发。

那些个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布政使、按察使、指挥使,竟然落马者近乎大半。

这也让朱元璋再次笃定了“只有自己老朱家的人,才信得过”的信念。

因此,这次他让各地藩王牵头抄家,除了因为各地主官几乎尽数落马的缘故。

当然是因为相比与外人,朱元璋更信任自己的儿子。

而且这一次,他本来就有意让各大藩王都得点辛苦费。

老子得了这么多粮食,儿子们分点,怎么了?

他们拿了,到时候自己一句话,那都得乖乖听话拿出来双手奉上给自己。

要是给“郭桓们”拿了,为了保命,他们连把粮食埋了的事都干的出来……

一旁。

太子朱标微微躬身,手中拿着奏折,不急不徐的给朱元璋念着。

“父皇,老七那闹旱灾,儿臣已同意他将官粮留在山东,用以救济灾民。”

闻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