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节(1 / 2)

而且整篇滕王阁序,一些典故引用描写也不适用于如今这个时候。

赢尘思索再三,最终决定将目光瞄向另一篇名传千古的文章,洛神赋。

天下才气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从这就不难看出,曹植曹子建,到底有着怎样的才华。

因此,他写的这一篇洛神赋也是整个历史上,难得的佳作。

而且用洛神赋赞美徐脂虎,也不会显得突兀。

就在思索间,侍卫已经将一个书写用的桌案,以及纸笔都摆在大殿中央。

而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赢尘,落在他的身上。

他们实在无法理解,赢尘凭什么敢这么自信,竟然要现场写作。

要知道,哪怕是徐渭熊都是花费了几天时间思索,并且多次修改才最终定文。

誊抄完毕后,这才于今日将自己写的文章拿给赢尘观看。

可从徐渭熊开口到现在,也只是一炷香左右的时间而已。

这么短的时间,根本没有办法思考。

因此,赢尘又能写出来什么样的佳作?

现在所有人都觉得,赢尘只不过是少年的心高气傲,不服气而已。

等真的动笔便会知道困难之处,因此,纷纷准备看其笑话。

毕竟说一千道一万,大秦与北凉如今终究还不是一国丈.

第118章 震惊,千古名篇,谁堪伯仲!

“余从大秦,言归骊山,背扶风,越陇泉,经泉城,陵清凉,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众人看到赢尘挥墨如雨,本以为会有大作。

但这写的第一句,却让他们觉得就这水平?

“真是白白浪费自己的感情,刚刚看到他如此自信,以为会有什么样的佳作。”

“现在这一句,也不过是记录从大秦来到清凉山,这一路上的经过而已。”

在场众人无不摇头,这篇文章的开头如此平淡,让他们心中对于赢尘已经完全不抱任何念想。

完全不觉得,赢尘会写出让他们佩服的文章。

毕竟本就没有信心,如今的开头又几乎如此平淡,甚至继续又看着赢尘继续抒写下去几句,结果依旧只是简单的叙事而已。

而那些本就不看好赢尘的人,看到这一幕后不由对视一眼,露出笑意。

甚至眼中满是得意之事,似乎在说,“看吧,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不过是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莽撞少年而已。”

而这时,徐凤年也忍不住来到李义山的身旁,满是担忧的低声问道。

“师父,你觉得姐夫写的这篇文章如何?”

闻言,李义山缓缓的摇了摇头,“还不好说,只是这开篇几句,确实没有太多亮眼之处。”

听到这话,徐凤年点了点头。

他明白自己师父这么说,已经是委婉了。

所谓的没有亮眼之处,便是指十分平淡,没有任何的经典。

只是碍于赢尘对徐家的恩情,才会只说一句没有亮眼之处。

这让徐凤年心中愈发担忧。

相较于其他人,他对于赢尘更为感谢,毕竟吴素那可是自己的娘亲。

而赢尘却将自己娘亲的血海深仇告诉了自己,不然他还不知道会被黎阳瞒多少年,这“四三三”让徐凤年如何能不感激?!

而就在徐凤年想要说些什么,帮助赢尘解围的时候。

再次抬头之时,他却有些惊讶。

此时众人脸上的表情,已经微微变化,不再像刚刚那般满是不屑,反而露出几分感兴趣的神情。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也,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赢尘写到这里,停笔蘸墨。

而一旁众人却纷纷小声议论道:“洛神?”

“这是赢尘公子,在形容我们的郡主吗?”

“正好最开始,便是描述他从大秦来到我们北凉王府清凉山的全过程。”

“如此一来,前后便呼应上了,这么看来开篇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是我们过于武断的下判断了啊。”

一旁之人听到这话,赞同的点头,“应该是如此。”

“而且你看没看出,通篇下来,赢尘书写的行云流水,没有任何的停顿。”

“虽然没有惊艳之处,但也称得上对仗工整,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以这么短的时间,便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不得不说这也算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啊!”

“这样看来,我们是不是错怪赢尘公子了?”

此时众人对于赢尘的风评出现明显变化,不再像之前那般,几乎全部都等着看赢尘的笑话。

如今的大多数人,反而忍不住微微点头,对赢尘表示认同。

毕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写出这样一篇在水准之上的文章,已经实属难得。

虽然,依旧比不得在场大多数人,但也绝对让众人改观。

“看来大秦帝国虽然尚武,但大秦之人也不懂文章啊!”

“特别是这位大秦帝国的三公子,文采也算不错。”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