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2 / 2)

“他选择主动靠近我和英梨梨,几次交往之后我们互相熟悉下来变为了朋友,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之间的距离不知不觉得以拉近,等到回过神来的时候,我和英梨梨就已经和他成了现在这样的关系了。”

啊?

这就算是说完了吗?

这期间的过程呢?

凉宫前辈是如何靠近你们的,他又是用着什么样的方法让你们心甘情愿的和他成为现在这种关系的,最为重要的事情别这么笼统的一笔带过啊!

一色彩羽心中暗暗焦急,但看着态度悠然自得喝茶的霞之丘诗羽却也一时半会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毕竟她如果表现的太过于好奇和急切,总感觉那会显得有些失礼。

况且她和霞之丘满打满算这才是第二次见面,她们两个连彼此的姓名都是从凉宫千里那里知晓的。

一色彩羽的反应被霞之丘诗羽尽收眼底,她暗暗发笑。

她故意将话说的很含糊,目的就是为此。

刻意的勾起对方的好奇心之后,表露出不再想继续将眼下的话题进行下去的姿态。

让好奇心拉满的对方主动开口想要探知这其中所省略的事情经过。

这样,对方在没有察觉到的情况下,自认为一直是自己占据着对话的主导权,她就会对于接下来的谈话内容不再抱有疑虑。

这是霞之丘诗羽曾在第二次梦境之中,担任凉宫千里的贴身秘书,帮忙替他一起管理公司,对外商谈业务时所自行领略的一个小小沟通话术。

这一招曾让她在很多次的商务谈判之中占尽上风,此时拿出来对付一个还未进入社会的高中女生,自然也是手到擒来。

“欸?不知不觉就靠的很近是什么意思?前辈对着霞之丘小姐你和英梨梨小姐发动浪漫攻势了吗?”

没错,就是这样。

局势的走向亦如她所料,尽在她的掌控之中。

呼——最近一直都是各种各样的烦心事,这次总算是久违的心情畅快起来了。

一色彩羽所采用的手段和霞之丘所想的大差不差,即是利用自己年下的优势,充分发挥出小女生的那种不谙世事的一面。

她所问出这句话的语气,也是和学校课间休息时那些个开朗外向凑在一起大声调笑的女生没有太大的区别,主打的就是一个心直口快却又自然无比。

她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再加上她所说的话,倒也令人感受不到什么违和感,也并不会生出什么恶意。

会觉得,确实是这孩子的作风。

“浪漫攻势啊……唔……勉强可以算是吧。”

霞之丘回这句话时,中间刻意停顿了一小会儿,还眉头轻蹙做出了思考的样子,最后才是轻叹一口气,道出后面的话。

还是和之前一样的思路,话不说清楚,让对方保持好奇,继续的追问下去。

“勉强是什么意思?凉宫前辈让霞之丘小姐你感到难为情了,还是说,他弄巧成拙做了什么丢人的事?”

一色彩羽继续追问的同时说出自己的猜测,尽可能的活跃着气氛,展露出自己是个好的沟通对象这个事实,以便于让对方能继续说下去。

此刻的这间公寓的客厅里,相坐不远的两位女孩子,她们的心眼加起来或许要比掌心杯中的茶叶叶数还要多。

不过也是双方共同的期望下,这次的对话才能一直这样持续下去。

霞之丘诗羽抿住唇瓣,原本淡然的眼神出现一丝波动,配合着她那微微低头视线落于某一点怔然出神的状态,将欲言又止的神态演绎到了极致。

但最终她还是缓缓摇了摇头,

“这并不是什么能值得拿出来说的事情。”

她看似寻常的再次喝茶,但其实已经在心里想好,这是她故意所表现出犹豫情绪的最后一个回合。

等到一色彩羽下次继续询问之时,她就不再犹豫的将自己已经打好腹稿的捏造事实说出来。

过程她都想好了,怎么让一色彩羽对于凉宫千里的厌恶值最大化就怎么说。

身为小说家的她最不缺的就是构思情节的能力,如何让一个人讨厌另一个人,她可再清楚不过了。

然后,现实情况却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她意想不到的变化。

一色彩羽这一次之后,沉默的时间有些长。

以至于霞之丘都小口小口的将茶杯里的茶水喝掉一半之后,一色彩羽都没有开口。

正当霞之丘开始心有不安,默默思考着自己是不是刚刚有哪些地方表现不太完美,从而让对方察觉到不对劲因而加以怀疑,正在自我反思时。

一直沉默的一色彩羽放置于大腿之上的双手缓缓握紧,她咽了一口唾沫,以和之前完全不一样,颇有些紧张的语气缓缓开口,

“凉宫前辈他……是不是对霞之丘小姐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说完这句话之后,她死死的盯着对方的眼睛,而她也如愿的从对方的瞳孔中捕捉到了那一闪而逝的异色。

我的猜想没错,果然是这样!!!

那个坏家伙……

一色彩羽默然冷笑。

攥住小拳拳的力度,更紧了!

她再度回想起自己一步步被骗的经历,此刻极其的想去捶那个家伙几拳泄愤!

一色彩羽此刻的思维逻辑似乎看起来很离谱,但实际上,很多人都经历过和她相似的事情。

实际情况或许有所偏差,但原理是一样的。

比如,一个人是小偷,那么之后再有东西被窃,人们就会下意识的认为,东西是他偷的。

又或者,头疼患者去医生那里看病,他给出了自己曾经患有偏头疼症的病例书,医生就会下意识的去认为,他此次头疼的原因应该还是和偏头疼症有关。

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确认偏差”,就是指这样的心理。

大致所解释起来的意思就是——

如果人一旦产生某种想法,相信某件事物或真相了,就会寻找支持自己理论或假设的证据。

选择性地注意和收集自己所相信的信息,并下意识的排斥或无视其他不利信息,并按照自己的想法或逻辑来解读获取的信息,从而推导出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实或真相。

但实际上,这个事实或真相是武断的、片面的,只是当事人却完全注意不到这一点。

这就是所谓的确认偏差。

这样的心理,简单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