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行!
“...八百三十八万八千六百零八!”
朱钧仍在数着。
到了这里,朱元璋神色已经有些凝重。
第四行,
“...二十一万万又四千万”
到了第四行末尾,朱钧停了下来,不在继续。
此时,朱元璋神色已经凝住,他反应过来,再往后,恐怕把整个大明填进去,都不够后面的数。
“老吴,你算算,可有错?”朱钧笑了笑说道。
朱元璋虽说不精通算术,但只是翻个倍,只到了第四行,还是勉强能够跟得上。
他也意识到,所谓的‘几袋’米粒,显然是不可能的了,而这之后还有更多,或许数字足以多到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大。
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算这样,又如何,堂堂皇帝,就因为付不起赏赐,就要亡国?
“此人不过是玩弄数算,取了个巧。”
“既然太多,皇帝不给就是了,那贪心的人,还不是自讨苦吃。难道还真会因为这点小事,就要亡国不成?”
朱元璋摇摇头,不悦道。
朱钧见此,更是无奈叹息。说得这么明白,老吴都没有意识到问题。
“天下大定,百姓安居乐业呀,多好,你说是吧!”
朱钧只好直接大白话的来解释。
“那是,所以有这样的好皇帝,乃是百姓之福分。”
“你小子还想说什么,有话直说,绕来绕去,还没去读书呢,就跟那些人似的拐弯抹角,好不痛快!”
朱元璋自然不会否认。
“天下安定,人不就求一个平安,子孙满堂,便是最大的幸福。”
“多子多福,多子多福啊!”
“生两个保底,三个不多,四个不少,五个六个,更是有福”
“子孙开枝散叶。”
朱钧一边叹息,一边继续念叨个不停。
说到这里,朱元璋已经意识到了问题之所在。
脸色忽然间煞白,死死的盯着棋盘,一格又一格的看过去,来回反复。
不敢置信,又拿起笔,却又放下,动作蹉跎,犹疑不定。
不过呼吸之间,冷汗冒得满头都是。
“老吴,这个故事你没听说过。愚公移山,总听说过了吧。那王屋山是何等巍峨,山神为何要害怕呢?”
“只因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朱钧带着咏叹调语调,继续叹息道。
“如今这天下有多少人口?”
他又继续不停说着,给予了朱元璋重重的一击。
“这天下,恐有,三五千万之人...”
朱元璋几乎瞬间回忆起天下人口数据的调查,颤抖着声音说道。
“三五千万?差不多吧,也无所谓。”
“如今百姓成家不过十五六岁,便要有孩子,二十年一代。”
“老吴,如今大明天下土地。”
“还有那堆满了谷子,都放不下了的粮仓,能养得活几代人?”
朱钧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摇摇头叹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