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大明还有救吗(1 / 2)

皇权下乡——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他不想做,而是无法做到。

要任命官员下乡?

这岂不是天方夜谭!

如今税收,供养皇室和百官,还要出征,赈灾,等等消耗,已经勉力而为。

还要更多官吏,下乡管理百姓?

这么做,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滥用民力。

“咱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做到,还得请先生指教。”

朱元璋对着朱钧拱手道。

“客气什么,咱们还搞这一套。”

“不过这事情,说起来可太复杂了,还是不说了。”

“今天说这个道理,是要说咱们怎么才能去海外开创新的天地。长治久安,创千年基业,百代相传。”

朱钧虚扶着朱元璋,重新坐了下来。

朱元璋猛吸一口气,怎么就不说了。

张嘴就想说出自己的身份,但又顿住,无奈叹息。

这一天天过来,听到的都是坏消息,好似大明,充满了弊端,别说三百年,就是一百年,都好像要撑不过去的模样。

这让他更是慎重面对,不敢轻易打破现在的关系。

“小钧,老吴我托大,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去海外,能整出个安南那样的小国,不说日子不一定富贵。过两百年,是不是也要亡国?”

“其实咱们还不如留在大明,也能得富贵。虽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可去海外未必能是鸡头,在大明你的本事总不会是凤尾。”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说道。

“大明不行,但我们不一样啊。”

“这不是把权力都说清楚明白了,到时候兴利除弊,完全可以建设一个不同的世界。”

“哪里是什么小国能够比较。”

“好好把握这权力的道理,不说千年,八百年总不是问题。要是努努力,未来超越大明,走上天下第一都有可能。”

朱钧神色自若的解释道。

“那这事情,大明才立国不久,就不能做到?”

朱元璋神色微动,疑惑的问道。

“大明?倒也不是不能。”

“可老吴你是个小兵,我又是个无名小卒。老想着大明,那也没用啊!”

朱钧摇摇头道。

朱元璋听了这话立刻不复沮丧,喜出望外,一时间容光焕发。

能做到就行。

能做到就行!

心中不禁大喜,但又有些头疼,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袒露身份。

朱钧见老吴那么重视大明,也心生感慨。想到老一辈的人,吃苦耐劳,最听国家的话,奉为天理。

他也不担心老吴会把这些话暴露出去,第一次没往上报,之后就更不会这么做了。

老吴身为老兵,这表现,其实已经算理智的了。看来是闯荡多了,虽然感情上对朝廷亲密,行动上还是保持理智。

再说老吴儿子都在这儿,也逃不掉。一大把年纪了,总要为子孙着想。

“权力说到这里,本质已经明了。世界上从来没有天命,只有人心。”

“天不变,道亦不变。但人也是天地万物的一员,所以人之道,自然也有不变之道。”

“这权力的本质,就是永恒不变的道。”

“把握住了本质,就不怕时移世易!”

“世道变了,权力的本质不会变。”

“这海外的华夏移民,他们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开创一个八百年基业,理论上,其实已经没有问题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