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早朝时候,朱元璋高居龙椅,俯视着百官。
不多时,左侧队列之中一人出列,从台阶走上大殿。
“启奏陛下。”
都察院御史陈晟走到前面上奏。
“臣检举,永昌侯蓝玉,”
“陛下仁德,天恩浩荡,赐地无数,永昌侯却不知足,贪得无厌,纵容府下肆意妄为,欺压百姓,多行不法。侵占土地,隐匿土地于陛下所赐之内,逃避税赋。”
“陛下清丈土地,登记造册,乃我大明万世之基。永昌侯与国同休,却不知收敛,危害我大明之基石。”
“请陛下严查!”
陈晟高声奏道,在大殿内回响。
一时间,奉天殿内寂然无声。
百官悄悄互相观望,又看了眼陈御史,不知道是谁的意思。
胡惟庸一案才刚刚结束,如今百官还颇为谨慎。
不过,胡惟庸案真正恶劣的时候是后来太子朱标身死以后,才又被提出来,牵连无数人。
如今虽然牵连甚广,但其实并没有扩大化,百官也有一定坐视的程度。
因为胡惟庸任人唯亲,淮西朋党疯狂扩张,也令百官不满。
胡惟庸案,除了丞相制度被废除以外,其他都是百官乐意看到的。
就连推荐胡惟庸的李善长,都安然无恙的待在朝廷,照样权势滔天。
很多非淮西的官员还遗憾着呢,怎么不让他一起告老还乡去。
当然,百官也没有想着要李善长怎么样,毕竟是第一功勋,只要能空出位置就行。
如今又有人如此大胆,当朝针对勋贵,到底是针对蓝玉,还是针对淮西集团呢。
最重要的是,蓝玉玉是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标岳父。
这么一层关系在,蓝玉和太子朱标极为亲密,更是被视为朱元璋留给太子的心腹武将。
百官又悄悄看了看,发现太子竟然不在朝,才想到朝会开始之时,有通报太子身体有恙。
关键是,之前每一天不都是正常上朝,也没有看出哪里身体不好了。
“永昌侯,可有此事!”
朱元璋正言厉色道。
“我,臣,这...”
蓝玉一脸懵逼的从右侧队列中走了出来,为什么这么点小事情,还要在朝会上说,他是哪里得罪了这个御史不成?
百官也很茫然,他们也认为这不是什么事情。
不过是侵占土地,那家勋贵不做,至于什么欺压百姓,那更加不值一提。
勋贵嘛,不做点这样违法乱纪的事情,那怎么能叫勋贵。真要老老实实的遵守法纪,恐怕皇帝都不乐意了。
“请上位恕罪。”
蓝玉很老实的认了,他还真不敢当着朝会的面,说没有这个事情。
“真有此事,好大的胆子!”
朱元璋震怒道。
“请陛下严查!”
陈晟再度上奏。
“永昌侯,你还不从实交代!”
朱元璋怒目而视。
这样一来,不仅蓝玉傻眼了,就连百官都不知道如何应对。
忽然有聪明人想到了关键之处,陈御史说了登记造册,而如今正是天下土地清丈,编纂户籍和土地二册的时候。
想来,陛下是要以此事为由,一方面提高对两册的重视,另一方面敲打淮西勋贵。
这么一想,很快就理顺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