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说,若有大船,可往日本国,去此大洲,只需三四个月即可到达,返航从南方到此洲分隔之地,即可沿航线回到南洋,再回大明,也不过三四个月。”
“若无意外,最多两年足以来回,带回土豆等作物。”
朱标指了指地图上多出的线路,分布四海,郑重的说道。
“两年?这是航线?他真这么说?”
朱元璋接连发问,更是难以置信。
“先生见父皇未到场,亲自交代儿臣,一定要与父皇禀报。”
朱标确认道。
朱元璋低下头,死死盯着东海之上一条条不同方向的线路,仿佛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自己的眼前。
他并不是在看那庞大的海外大陆,而是看到大明的未来。
亩产千斤?更是无需良田,耐旱不怕缺水。山地荒土都能栽种。莫说千斤,就是百斤,也是极好的粮食了。
只不过一个不确定的粮种,并不能让朱元璋心动,甚至要跨越无尽大海。
可要是亩产千斤,那就完全不一样,就算停下对北元的征伐,举国之力,也要出海,去取回这样的粮种。
这才是真正千秋万代的神物啊!
“出海,一定要出海!”
“区区两年,咱信那小子,断然不敢拿这等谎话欺骗咱。”
“传令,咱要立刻召集百官议事,要把这事给它办下来,莫说海外无人,就是有人,咱也要远征,要把这粮种,抢也抢回来!”
朱元璋心潮澎湃,慷慨激昂的说道。
“父皇,不可急于求成啊!”
朱标赶紧阻止了激动的朱元璋,生怕一个命令就传下去了。
朱元璋一怔,想到才和孩子说要慢慢来,治大国如烹小鲜,现在自己反而急躁。为了留住在孩子眼中的威严,立刻平息神情,装作泰然自若的模样。
“咱知道,标儿你说的是。”
朱元璋说着,又抚摸着地图上遥远的大陆,忍不住激动之情。
“但这事不一样,它拖不得!越快越好,咱要最快看到结果才行,否则咱都睡不安稳。”
朱元璋患得患失,还是决定要立刻行动。
“父皇,何不再去请教先生,父皇不在,先生可能有些话都没有和儿臣说清楚,不如再去了解一番,以免有所疏漏。”
朱标赶紧建议道,他也很想知道这天底下是否真有这种好东西,但也不能急于一时,就想得到结果。
“你说的对,咱这就找他去!”
朱元璋说着就跨步而出,往大殿门外走去。忽然停住脚步,想到自己还是吴八爷,不是皇帝,怎么和那小子说呢。
干脆照实了说,这泱泱大明,还容不下他了?
“标儿,咱想了想,干脆下旨,以诏求隐逸之名,让他出山,入宫奏对,也免得咱在找法子遮掩身份。”
朱元璋带着几分犹豫的语气向朱标询问道。
“父皇,以儿臣愚见,先生对大明多有误会,成见颇深,此时坦言身份,恐怕生出间隙。”
朱标有些无奈,这时候忽然表面身份,这不是看不起先生吗。
先生说了那么多道理,都没有表露身份,如今一见真有好东西了,就急匆匆袒露身份。
岂不是瞧不起先生的智慧和能力,只是为了土豆这等神物的利益。
“大不了咱亲自和他道歉,咱身为天子,还不够有诚意吗?”
“他说了那么多,还不是想要实现抱负,有这样的神物打底,咱统统都能满足他,这总够有诚意了吧!”
朱元璋找了好几个理由说道。
“哎呀,真是麻烦!”
朱元璋说着,想到朱钧有欲隐居养老的说法,不禁扶额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