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着半天,您还以为我跟您开玩笑啊,写了,当然写了,这钱都实打实的在这呢,要是没写,能有那么多钱吗?”
“那你写了啥诗,读给妈听听。”李素华来了精神。
周辰道:“您等等,我上次带回来一本杂志,我的诗就在上面,报纸上也有,我给您找来。”
回到房间,周辰从枕头底下拿出了杂志和报纸,放到了李素华面前。
“看,这里,还有这个,那个,都是我写的诗。”
“你这孩子,我又不识字,快,读给我听听。”
周辰呵呵笑了两声,然后就一首一首读给了李素华听。
李素华听得很认真,听完后,还高兴的叫道:“好,真好听。”
“妈,您能听得懂?”
“死孩子,找打是不,妈是听不懂,但这是我儿子写的,就是好,写得好,读的也好。”
周辰被老太太的话逗笑了。
“妈,这钱我留点,其余的你都收起来,还有这票,你抽空就去用了,尤其是肉票,都用了,好久没吃肉了。”
李素华:“你就知道吃肉,我还想留着,等年底的时候一块用,多买点肉呢。”
“用不着,出版社的待遇很好,每个月都会发点肉票,再说了,今年我爸他们都不回来,过年吃,跟现在吃都一样。”
“行,行,行,妈听你的,明天就去买,买回来就弄给你吃,谁让这是你赚的。”
“咱们一起吃,还有这工业卷,您看家里缺什么,也都拿去买回来。”
“这些事情我来就行了,你就不要操心那么多了,好好工作,给领导留下好印象。”
“知道了,妈,这话您都说了八百回了。”
“你这孩子,就知道顶嘴。”
(本章完)
第555章 劝说母亲说媒,涂志强
或许是因为男人,大儿子和女儿都不在家的缘故,所以周辰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李素华对自己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自己原来的记忆力,他在这个家里,地位是最低的。
有了好吃的,父母都是先紧着周蓉和周秉义,然后才轮到他。
不止是吃的方面,穿方面更是明显。
之前他的衣服,百分之九十都是周秉义穿过的。
运气好了,过年能有件新衣服,运气不好了,一年都见不到一件新衣服。
现在的物资是很匮乏,可问题是,周蓉和周秉义,年年都有新衣服,还不止一件,而他就只能穿旧的。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以前的周秉昆不是没有抱怨过,可一点用都没有。
就好比那件大衣,也是周秉义要走了,兵团还会发新的,才会想着送给他,若是没有新的,你看他会不会给。
这不是周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事实。
为了省钱,穿旧衣服这没什么,可一直捡别人剩下来的,搁谁也不舒服吧。
在周辰没有去出版社上班之前,李素华也总是惦记着大儿子和女儿,即便是女儿做出了那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可她还是天天惦记,还想着让自家男人原谅周蓉。
也就是周辰‘有出息’之后,李素华的态度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家务也不让周辰做,还总是给周辰弄好吃的。
周辰是穿越来的,都能够感受到父母的区别对待,可以前的周秉昆,却能够一直保持乐观态度,还跟大哥和姐姐的关系相处的那么融洽,说明他的性格是真的好。
“妈,有个事情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晚饭已经结束,李素华正在收拾桌子:“什么事,要跟我商量?”
周辰道:“我看上一女的,想娶她做我媳妇,所以要请你帮忙说媒。”
李素华一听,立马顾不上收拾饭碗,吃惊的看着周辰:“昆儿,伱说你看上了一女的,还想要结婚,你才多大啊?”
周辰:“十七,不小了,我也没说要现在结婚,只是想要先定下来。”
李素华好奇的问:“是哪家姑娘,你婶家的春燕吗?”
在李素华的记忆中,跟自己小儿子关系最好的女的,那就是乔春燕,所以她还以为周辰说的是乔春燕。
“那肯定不是春燕,我跟她根本不可能。”
“怎么不是春燕?妈觉得春燕挺好的,在咱们光字片,除了你姐,就属春燕长得最标致了,性格也好,又很孝顺,如果是她的话,妈还真的没有意见。”
因为她跟春燕妈关系很好,所以对乔春燕是比较了解的。
不过说完之后,她又摇了摇头:“不,那是以前,昆儿,你现在在出版社上班,还能写诗发表,是个文化人了,可以找更好的,难道你看上了哪家条件好的姑娘?”
看李素华在那里自己东猜西猜的,周辰也很无奈。
女人啊,变脸真快。
刚还说乔春燕不错,现在又觉得配不上他了,不愧是自家老母亲,眼里的儿子是最出色的。
“妈,我看上的姑娘,家里条件并不好,她住在太平胡同。”
“啥?”
李素华一听,顿时就急了:“你看上了太平胡同的姑娘?那是什么地方,你难道不清楚吗,那里能出什么好姑娘,昆儿,你可别吓妈,妈经不住吓啊。”
“这怎么能叫吓呢,太平胡同确实环境不好,可我们光字片又好到哪去?”
活了那么多年,穿越了那么多影视世界,周辰早就已经看开了。
门当户对这句话很有道理,但也要视情况而定。
门当户对不一定幸福,门不当户不对,也不一定不幸福,只是个大概率的问题。
郑娟的家庭条件是不好,可她人好啊,人好就能够改变一切,就能够适应那种家庭的差距。
“是谁,家里有什么人,你快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