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节(1 / 2)

“兄长,这位桓王殿下应该就是奉了陛下的命令,前来招揽你的。”

“嗯,不止我,还有你。”

顾廷烨点点头,沉声道:“如今太后娘娘掌权,看来咱们这位陛下也不甘做个傀儡,这是要跟太后娘娘争权啊,兄长,你有什么打算,太后娘娘终究是要还政于陛下的。”

周辰道:“那就等到了那个时候再说,你也清楚,我现在代表的不是一个人,不过你跟我不一样,你可以自己做决定,无需考虑我。”

顾廷烨洒然笑道:“现在谁不知道我跟兄长是一路的,除非我现在跟兄长翻脸了,否则我做的任何决定,都会被人怀疑跟兄长有关。”

“那倒也是,不过你我都是世袭的勋贵之家,只要不乱站队,就算得不到功劳,但只要不犯错,哪怕是官家和太后娘娘,也不能轻易的褫夺我们的爵位。”

这也是勋贵的好处,纵然不如文官清贵,但却能传承下去,这也是那么多大家闺秀想要嫁入有爵之家的原因。

“那兄长的意思是,坐山观虎斗?兄长就不怕两边都不得好吗?”

“仲怀,你是个聪明人,学学那些文官,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周辰意味深长的对顾廷烨提醒了一句,都说文官清贵,但实际上呢,论节操,大多数文官那是毫无下限的,这一点,武官们还是要多跟文官学学。

顾廷烨若有所思,其实他是比较偏向于新皇的,赵宗全再怎么样也是天下之主,而曹太后不过是一介女流,又能垂帘听政多久呢?

既然迟早要还政,那提早投入新皇麾下,岂不是更能得到重用?

周辰不知道顾廷烨心中所想,若是知道,肯定会感叹,事情哪有那么容易。

赵宗全之所以想要拉拢他,无非是看中了他的权力和地位,想要把他当枪使,去对付太后,根本不会对他有多信任。

对赵宗全来说,他最信任的始终都是他的那些潜邸之臣,就像剧情中的顾廷烨,若不是跟赵宗全父子关系莫逆,多次救过他们,又岂会得到赵宗全的重用。

以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根本不需要多此一举,明确投靠一方。

他跟赵策英刚吃过饭没两天,就被曹太后给叫了过去。

曹太后见到周辰,态度很好,但明里暗里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表示周辰能有现在的地位,就是因为她当初向先帝推荐了他等等,意思就是让周辰不要忘恩负义,背弃她,投靠赵宗全。

这种情况,周辰熟悉的很,当即就很坚决的表示,绝对不会做对不起大娘娘的事情,也不会忘记先帝和大娘娘的恩情等等。

周辰的识趣让曹太后非常的满意,她当然知道新帝在极力的拉拢老臣勋贵,但那么长时间过去了,反应平平,现在有了周辰这位靖国公的保证,她放心了大半。

(本章完)

第1156章 顾府大乱,盛府求亲

辞旧迎新,新年已至!

这已经是周辰在这个世界渡过的第十二个春节,十二年,对很多人来说,都算是一段漫长的岁月。

对周辰来说,哪怕他活了数百年,但十二年亦是一段很长的岁月,不同的世界,不同的十二年,是不一样的。

这一年,对天下和朝廷来说,也是不一样的。

因为从今年开始,就正式进入了新帝的纪年,新帝赵宗全改年号为治平,今年也就是治平元年。

新年的元日,官家在集英殿大摆宴席,邀请百官一同庆祝元日,而后宫的太后和皇后也同样召见了各府的夫人大娘子,在后宫大摆宴席。

集英殿内,官家非常努力的演讲,说着喜庆的话,以及展现出自己的雄心壮志,可百官的回应却是很平淡,一个个都只是做着表面功夫,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少人对他的话产生共鸣。

皇帝的确是至高无上的至尊,可宋朝的皇帝多少都是受到官员的掣肘,尤其是像赵宗全这样还没办法亲政掌权的皇帝,百官的尊重多数都是流于表面,跟他同心的并没有几个。

因为周辰已经做到了殿前司都指挥使,所以他没法再像以前那样偷懒,就算是过年期间,他都需要参与政务,不算很忙,但也清闲不下来。

今年的元宵灯会比起去年的元宵灯会,规模和热闹都差了许多,因为现在的官家,可能是自己本身就节俭惯了,亦或是为了立人设,总之在登基后,在宫内的衣食起居都是缩减了许多。

皇帝带头,下面的臣子就算是不满,也是要顺着官家做样子,所以今年的元宵灯会比以往要逊色许多。

可就在元宵后不久,一件轰动汴京城的大事发生了。

宁远侯府的顾侯顾偃开突然暴毙,外界流传,是被顾家二子顾廷烨给气死的,也有人说是被秦大娘子气死的。

不过对比顾廷烨和秦大娘子的风评,大多数人还是相信顾偃开是被顾廷烨给气死的。

周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十分惊讶,现在顾廷烨已经非常有出息,顾偃开已经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对顾廷烨了,怎么还是没逃掉被气死的命运?

所以他对外界流传是顾廷烨气死顾偃开的传言,自然是不完全相信的,只是现在宁远侯府已经封锁了起来,外界的人根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周辰也不好派人去查探。

直到事情发生后不久,他去吊唁的时候,才从顾廷烨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顾偃开确实是被气死的,不过却是被顾廷烨和秦大娘子两人气死的,准确来说,是因为顾廷烨要杀秦大娘子,在这过程中又发生了不少争吵和争执,最后身体本就不好的顾偃开,一口气被堵住了,没有缓过来,就这样气虚而亡。

至于顾廷烨为什么要提剑去杀秦大娘子,则是因为他的大娘子余嫣然。

当时余嫣然距离分娩之日不远,被秦大娘子叫了过去说话,回来的时候不慎摔了一跤,当时就出血了,不得不进行生产。

正巧的是,那日顾廷烨去了西郊大营练兵,没有在府上,所以秦大娘子掌管了内院,负责帮助余嫣然生产。

余嫣然的身体本就不算很好,又摔了一跤,气血不足,生产的时候特别危险,再加上秦大娘子不动声色的动了手脚,差点就害的余嫣然一尸两命。

还好顾廷烨早就做了防备,一直让常嬷嬷在余嫣然身边照顾,她当时顶撞了秦大娘子,找来了大夫,才保住了余嫣然,并且生出了孩子。

孩子是顺利生下来了,不过余嫣然身体受创,又差点大出血,生下孩子的瞬间就晕倒了,好不容易才抢救过来。

只是余嫣然虽然活了下来,但受创严重,根据大夫所说,她以后再也无法生育了。

唯一比较欣慰的可能就是,余嫣然生下的孩子是个男娃,如此一来,顾廷烨也算是有了嫡子。

等顾廷烨回到家中,听到了这个消息,暴怒的他,当时就提剑冲进了秦大娘子的院子,煞气腾腾的就要宰了秦大娘子。

秦大娘子当时被吓个半死,还好最后顾偃开及时赶到,救了她一命。

顾廷烨愤怒的跟秦大娘子对峙,可秦大娘子确实能装,死不承认。

顾偃开可能是猜到了原因,在顾廷烨和秦大娘子争执的时候,控制不住怒火,一口血喷了出来,然后人就倒下了。

虽然请了太医,但最终也还是没有救下顾偃开。

只不过跟知否剧情中顾廷烨最后一面都没见到不同,顾偃开走的最后一刻,顾廷烨就在身边,也听到了顾偃开的遗言,得知了一些关于母亲曾经的事情。

周辰拍了拍顾廷烨,安慰道:“这是你的家事,我不好说什么,相信你自己能处理好。”

他知道以顾廷烨的本事,若是下定决心跟小秦氏斗,小秦氏是绝对斗不过顾廷烨的。

侯府老夫人是没错,可顾廷烨现在可是兵权在握,而且顾家大郎的身子骨也是不行了,只要不发生意外,将来等顾廷烨继承了爵位,小秦氏就更不是对手了。

随着官家确定了新的年号,官家跟太后的争权就越来越明显了,先是利用自己的小舅子,跟英国公独女张桂芬联姻,从而跟英国公搭上了关系,然后以英国公为桥梁,跟勋贵一系交好,拉拢了很多勋贵。

紧接着朝廷的风向也是慢慢在变化,很多人都开始支持官家,想要让曹太后还政于官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